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11

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11

ID:27654078

大小:395.84 KB

页数:55页

时间:2018-12-05

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11_第1页
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11_第2页
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11_第3页
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11_第4页
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11_第5页
资源描述:

《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1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七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第一节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第二节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第三节树立国家安全意识第四节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第一节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内涵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三、我国社会主义法律运行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内涵(一)法律的一般含义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1、法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法的制定是指国家机关通过立法活动产生新规范。法的认可是指国家机关

2、赋予某些既存的社会规则或先前的判例以法律效力。法律具有国家强制性。2、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法律是统治阶级整体意志的表现;法律体现的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那部分统治阶级意志。3、法律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决定着法律的内容和发展方向。这是法律的本质特征。(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你们的观念本身是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所有制关系的产物,正像你们的法不过是被奉为法律的你们这个阶级的意志一样,而这种意志的内容是由你们这个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来决定的。”------《共产党宣言》我国社会主义法的

3、本质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的法律保障1、从法律所体现的意志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现了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2、从法律实质内容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先进性。3、从法律社会作用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的法律保障。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宪法行政法民商法经济法刑法程序法宪法—根本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

4、法》《民族区域自治法》《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立法法》、《国旗法》、《国徽法》、《国籍法》、《选举法》等案例1:乔玉贵等人侮辱国旗案乔某、吴某、蔡某等人,均系福建省某地质学校学生。他们经常违反校规校纪,受到学校领导的批评教育和处理。为此,他们对学校的严格管理制度感到不满,尤其对学校学生护校队产生对立的情绪,企图伺机报复。经过预谋,1992年11月10日凌晨2时许,被告人乔某、吴某、蔡某等三人,到学校操场上把该校升挂在旗杆上的国旗降下,换上两条偷来的男式长裤升挂在旗杆上。随后把

5、降下的国旗浇上少量煤油,点燃后扔进护校队的值班室。福建省福州市郊区人民法院经过公开审理认为,被告人乔某、吴某、蔡某3人,竟然将国旗降下烧毁,又把长裤升挂在旗杆上,其行为均已构成侮辱国旗罪,应予惩处。考虑被告人归案后认罪态度较好,有悔改表现,且被告人蔡某犯罪时未满18岁,决定均从轻处罚。1993年4月8日,该院依据《关于惩治侮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国徽罪的决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作出判决:以侮辱国旗罪判处被告人乔某管制一年六个月,判处被告人吴某、蔡某各管制一年。行政法—依法行政的根据《公务员法》《行

6、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复议法》等民商法—平等主体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规范民法:《民法通则》、《合同法》、《担保法》、《婚姻法》、《继承法》、《收养法》、《知识产权法》等。商法:《公司法》、《保险法》、《票据法》、《海商法》、《证券法》、《信托法》等经济法—宏观干预经济的法律《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广告法》《预算法》《会计法》《审计法》《价格法》等刑法—打击犯罪、保护人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其修正案等。程序法—解决争议、保障诉讼权利《行政诉讼法》《民事诉讼法

7、》《刑事诉讼法》《仲裁法》三、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法律的运行包括:法律制定——立法法律遵守——守法法律执行——执法法律适用——司法(一)法律制定法律制定就是有立法权限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是法律运行的起始性和关键性环节。我国的立法权限1、全国人大修改宪法2、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法律3、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4、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地方性法规5、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大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6、国务院各部门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制定部

8、门规章7、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地方性规章行政立法的效力等级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法律、法规、规章不能同宪法相抵触;法律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规章;地方性法规高于本级和下级地方规章;省级人民政府规章的效力高于本行政区域较大市的人民政府的规章。 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提出意见,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法规的,应当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