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虫类引起的鱼病

原生虫类引起的鱼病

ID:27657488

大小:1.10 MB

页数:50页

时间:2018-12-05

原生虫类引起的鱼病_第1页
原生虫类引起的鱼病_第2页
原生虫类引起的鱼病_第3页
原生虫类引起的鱼病_第4页
原生虫类引起的鱼病_第5页
资源描述:

《原生虫类引起的鱼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五章第四节原生虫类引起的鱼病学时安排:理论2学时+实验6学时课程导入原生动物为单细胞真核动物,是动物界最原始的低等动物,整个身体由一个细胞构成,能在一个细胞内进行和完成生命活动的所有功能,包括摄食、代谢、呼吸、排泄、运动及生殖等。广泛分布于淡水、海水、土壤等生态环境中。绝大部分营自由生活,但也有一小部分寄生于鱼体,引起鱼类疾病甚至大量死亡,给水产养殖业造成巨大损失。常见的寄生于鱼类原生动物有鞭毛虫、肉足虫、孢子虫、纤毛虫、吸管虫等。一、由鞭毛虫类引起的鱼病(一)隐鞭虫病1、鳃隐鞭虫病2、颤动隐鞭虫病(二)鱼波豆虫病(三)锥体虫病(一)隐鞭虫病1、鳃隐鞭虫病【病原】鳃隐鞭虫(Cryptob

2、iabranchialis)。【症状】鳃隐鞭虫主要危害草鱼种,大量寄生时破坏鳃小片上皮细胞和产生凝血酶,使鳃组织发炎,阻碍血液正常循环。病鱼呼吸困难,体色发黑,消瘦,鳃瓣鲜红,粘液增多,离群独游或靠近岸边,不摄食,严重时大批死亡。【流行情况】鳃隐鞭虫在我国主要水产养殖区均有流行。发现于江浙、两广及华中一带,寄生于青鱼、草鱼、鲢、鳙、鲤、鲫、鳊、鲮等淡水经济鱼类及野杂鱼,宿主广泛,无选择性,但仅危害草鱼,是草鱼夏花阶段常见多发病之一。目前由于养殖技术的改进,其危害性减轻。【防治】(1)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彻底清塘。(2)鱼种放养前用5﹪食盐浸洗5min,或用8mg/kg硫酸铜溶液浸洗20~30m

3、in.(3)治疗用硫酸铜或硫酸铜和硫酸亚铁(5:2)合剂0.7mg/kg浓度全池遍洒。2、颤动隐鞭虫病【病原】颤动隐鞭虫(Cryptobiaagitata)。虫体以纵二分法繁殖,生活史只需要一个宿主,寄生时用后鞭毛插入寄主的皮肤和鳃表皮组织内,常作挣扎状颤动。脱离寄主后,可短时在水中生活,水是该病的传播媒介,也可因接触病鱼而传播虫体。【症状】颤动隐鞭虫主要侵袭皮肤,危害3cm以下的幼鱼,严重感染破坏鳃和皮肤组织,影响幼鱼生长发育,因日渐消瘦致死。病鱼体色发黑,粘液增多,其它症状不明显,因此要镜检。【流行情况】同鳃隐鞭虫【防治】同鳃隐鞭虫(二)鱼波豆虫病【病原】飘游鱼波豆虫(Costiane

4、catrix)。【症状】飘游鱼波豆虫寄生在鱼类鳃和皮肤上,大量寄生时,病鱼体表粘液增多,形成一层灰白色或淡蓝色的粘液层。运动失常,反应迟钝,食欲不振,呼吸困难,感染区充血、出血、鱼体消瘦,垂死前表现呆滞。寄生部位由于虫体活动可引起坏死,并受到真菌侵袭。2龄以上鲤鱼感染时,有鳞下积水、竖鳞和皮肤充血现象。感染鳃小片上皮坏死、脱落。脱落上皮细胞充塞鳃小片之间或在外侧形成浅层,使鳃器官丧失了正常的生理功能,分泌大量粘液,病鱼呼吸困难,导致死亡。鱼波豆虫流行情况全国各水产养殖区均流行。广泛寄生于各种淡水鱼,主要危害鱼苗、鱼种。当过度密养、饲料不足、鱼体消瘦时,易引起苗种大批死亡。从目前发病情况看,

5、此虫不是一种特定性温度原虫,从冬末到夏季,水温在10~30C时发生流行病,不论冷水性鱼类或温水性鱼类均可受害。发病后3~4d出现死亡高峰,死亡率高。【防治】同鳃隐鞭虫。【病原】锥体虫(Trypanosomasp.)。【症状】锥体虫寄生在鱼类血中,少量寄生对鱼类影响不大,严重感染时可使鱼类消瘦、虚弱、贫血,病鱼无明显症状。传播锥体虫病的水蛭有尺蠖鱼蛭等几种。【流行情况】一般淡水鱼都可感染,野杂鱼感染更普遍,全国各地都有发现,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流行于6~8月。【防治】预防此病要从杀灭水蛭入手,可用食盐水或硫酸铜溶液浸洗鱼体,用敌百虫、倍硫磷杀灭水蛭,有一定的效果。国外有人用对氨苯基胂酸钠加

6、入饲料中投喂有一定的疗效,但此药有毒,不宜用于食用鱼。(三)锥体虫病锥体虫(一)锥体虫(二)(四)六鞭毛虫病【病原】中华六前鞭毛虫(H.sinensisChen)、鲴六前鞭毛虫(H.xenocypriniChen)。【症状】六前鞭毛虫寄生在肠道内,当严重感染时,整条肠道都能发现,也可在胆囊、膀胱、肝、心脏、血液中找到,靠摄食寄主的残余食物为生,其致病作用目前尚无定论,一般认为无害或是帮凶作用。在草鱼后肠很常见。当患细菌性肠炎或寄生虫肠炎,此虫大量寄生时,加重肠道炎症,促使病情恶化。【流行情况】中华六前鞭毛虫寄生于多种鱼肠道、肝、胆囊等多种器官中,尤其是1~2龄草鱼最多,鲢、鳙、鲮、鲤、鲫、

7、青鱼等淡水鱼的肠道中也有发现。鲴六前鞭毛虫的寄主主要是银鲴、细鳞斜颌鲴和黄尾密鲴。全国各水产养殖区均有发现,一年四季均可见,以春、夏、秋之际最普遍。【防治】用生石灰或漂白粉等清塘药物彻底清塘,消灭池中胞囊。二、由肉足虫引起的鱼病肉足虫主要特征是具有伪足,以伪足为行动胞器,伪足形状不定,结构亦有所不同。有叶状伪足、根状伪足、丝状伪足、有轴伪足等。寄生在消化道内,造成这些器官溃疡或脓肿。国内仅发现寄生在草鱼肠内的内变形虫科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