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新旧混凝土规范对比

2011新旧混凝土规范对比

ID:27658125

大小:159.27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12-05

2011新旧混凝土规范对比_第1页
2011新旧混凝土规范对比_第2页
2011新旧混凝土规范对比_第3页
2011新旧混凝土规范对比_第4页
2011新旧混凝土规范对比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1新旧混凝土规范对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的主要变化(一)章节变动:预应力补充内容后由第6章调到第10章修订原则:•提高安企储务,保证结构安企•提高抗灾能力,以人为本•完善耐久性设计•高性能高强材料的应用•规范合理分工协调修订的主要内容:(1)增加结构方案和结构防倒塌设计的原则,提高结构在偶然作用下的抗灾性能。(2)而对我国大y:既有建筑安全性与改造的迫切需要,增加既有结构设计的原则规定。(3)调整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荷载组合,以及预应力构件的验算要求。(4)增加楼盖舒适度的没计,控制结构竖向A振频率。(5)完善耐久性设计方法,适当增加钢筋保护层厚度

2、,提出了使用期维护、管理的要求。(6)淘汰低强度钢筋,采用高强2高性能钢筋,提出钢筋延性(最大力下的总伸长率)的要求(7)解决配筋密集的困难,提出并筋(钢筋束)配置的规定。(8)扩充结构分析内容及各种效应的分析方法,提出非荷载效应(温度、收缩)分析的原则。(9)完善结构构件考虑二阶效应的计算方法。(10)适应S杂结构非线性分析及设计,完善材料本构关系及混凝土多轴强度准则的内容。(11)增加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的安全性,完善双向受剪设计方法,调整冲切承载力计算。(12)补充拉、弯、剪、扭复合受力构件设计的相关规定,明确应力配筋的有关要求。(13)调整正常

3、使用极限状态裂缝宽度及刚度的计算方法,计算结果略有放松。(14)改进钢筋锚固和连接的方式,补充完善机械锚固、机械连接等手段。(15)考虑配筋特征值调整钢筋最小配筋率,增加安全度,同时控制大截面构件的最小配筋率。(16)在梁柱节点中引入钢筋机械锚固的有关规定,简化锚固配筋构造。(17)补充、完善各类装配整体式结构及叠合式(水平、竖向)结构的设计原则及构造要求。(18)调整预应力浞凝土收缩、徐变及新工艺、新材料预应力损失计算的规定。(1)增加无粘结预应力的有关内容,补充、完善各种预应力构件的配筋构造措施。(2)调整混凝土构件抗震等级以及有关内力调整的规定,

4、提出抗震钢筋延性的要求。(3)调整柱的轴压比限值、最小截面尺寸、最小配筋率,适当提高安全储备。(4)补充、完善筒体及剪力墙洞口、连梁、边缘构件与楼面梁连接等的设计规定。(5)增加冲切及板柱节点抗震设计的有关规定,补充预应力构件的抗震设计要求。《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的主要变化(二)红色字体为有变化或新增条目第1章总则1.0.1条中去掉了“技木先进”一词。1.0.3条增加''本规范依据现行国家标准《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及《建筑结构可靠度没计统一标准》GB50068的原则制定。本规范是对混凝土结构设计提出的基本要

5、求。〃两句第2章术语和符号木语中省去了“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可靠度’’、“安全等级”、“设计使用年限”、“荷载效应”、“荷载效应组合”、“基本组合”、“标准组合”、“准永久组合”等其他标准已经定义了的常用术语。补充了各类型混凝土构件及构造等混凝土结构特有的常用术语:2.1.10叠合构件compositemember由预制混凝土构件(或既有混凝土结构构件)和后浇混凝土组成,以两阶段成型的整体受力结构构件。2.1.15无粘结预应力混凝上结构unbondedprestressedconcretestructure配置与混凝土之

6、间可保持相对滑动的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2.1.16有粘结预应力泥凝土结构bondedprestressedconcretestructure通过灌浆或与混凝土直接接触使预应力筋与混凝土之间相互粘结而建立预应力的混凝土结构。2.1.17结构缝structuraljoint根据结构设计需求而采取的分割混凝土结构间隔的总称。(将以往所说的变形缝概念扩展,除了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三缝’之外,也包括出于其他目的所设的缝。)2.1.18混凝土保护层concretecover结构构件中钢筋外边缘至构件表L&i范围用于保护钢筋的混凝土,简称保护

7、层。2.1.15锚固长度anchoragelength受力钢筋依靠其表面与混凝土的粘结作用或端部构造的挤压作用而达到设计承受应力所需的长度。2.1.16钢筋连接spliceofreinforcement通过绑扎搭接、机械连接、焊接等方法实现钢筋之间A力传递的构造形式。2.1.17酉己筋率ratioofreinforcement浞凝土构件屮配置的钢筋而积(或体积)与规定的浞凝土截而而积(或体积)的比伉。2.1.18剪跨比ratioofshearspantoeffectivedepth截面弯矩与剪力和有效高度乘积的比值。(中文解释有疑义)2.1.19横向钢

8、筋transversereinforcement垂直于纵向受力钢筋的箍筋或间接钢筋。2.2符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