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废物最终处置

固体废物最终处置

ID:27661034

大小:1.29 MB

页数:83页

时间:2018-12-05

固体废物最终处置_第1页
固体废物最终处置_第2页
固体废物最终处置_第3页
固体废物最终处置_第4页
固体废物最终处置_第5页
资源描述:

《固体废物最终处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七章固体废物的最终处置第一节方法概述第二章海洋处置第三章土地耕作第四章深井灌注第五章填埋附、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1997)第一节方法概述无论以何种方式实现城市垃圾与其他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与资源回收,终究会有相当大量没有任何利用价值的固体废物要返回于自然环境中。这类废物包括无任何使用意义的城市垃圾中的某些成分、工业废渣、经处理与资源回收剩余的无用废物,同时还包括各类有毒有害固体废物。这些废物均以终态排放于环境中。为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根据排放的不同环境条件,采取适当而必要的防护措施,达到被处置废物与环境生态

2、系统最大限度的隔绝,此乃谓之“最终处置”。从固体废物最终处置的历史发展,可归纳为两大途径,即陆地处置与海洋处置,海洋处置是工业化国家早期曾采用的途径,特别是对有毒有害废物,至今仍有一些国家采用。由于海洋保护法的制订与在国际上不断扩大影响,以致对此类处置途径引起较大争议,其使用范围己逐步缩小。我国不主张海洋处置。因此,陆地处置是当前国际上多为采用的途径。陆地处置从露天堆存己发展了多种处置方式,其中最广泛应用的是陆地填埋处置,适用于多种废物。其它处置方法包括土地耕作处置、深井灌注、尾矿坝。废矿坑处置等,在世界各地都有应用。本章简要介

3、绍土地耕作、深井灌注与海洋处置,着重论述填埋处置。第二节固体废物海洋处置固体废物海洋处置由于简易经济,早期被许多工业化国家采用,如美国从1899年至1965年将大部分建筑垃圾、污泥、废酸与各种有害废物倾人海洋。60年代初将弱放射性废物开始向海洋倾倒。近年来,由于国际上对此处置方法提出较大的争议,并制订了海洋保护法,海洋处置场所数目己逐年减少。海洋处置技术操作包括下述两种:一、海洋倾倒二、远洋焚烧一、海洋倾倒海洋倾倒是利用海洋的巨大环境容量,将废物直接倾人海水中。根据有关法规,选择适宜的处置区域,结合区域的特点、水质标准、废物种类

4、与倾到方式,进行可行性分析,最后作出设计方案。废物通常装在专用处置船内,用驳船拖运到处置区域。散装废物一般在驳船行进中投放,容器装的废物通常加重物后使之沉人海底,有时将容器破坏后沉海。液体废物用船尾软管伸入水下1.8-4.5米处连续排放,排放速率每分钟约为4-20吨,船的行进速度km/h。对于有毒害性废物,如放射性或重金属废物,在进行海洋倾倒前必须通过固化或稳定化处理。容器结构可用单层钢板桶,也可以用外层钢板内层衬注混凝土覆面的复合桶,有效容积取0.2立方米。二、远洋焚烧远洋焚烧是利用焚烧船将固体废物运至远洋处置区进行船上焚烧作

5、业。这种技术适于燃性废物,如含氯有机废物等。远洋焚烧船的焚烧器结构因焚烧对象而异,需要专门设计。废物焚烧后产生之废气通过气体净化装置与冷凝器,凝液排人海中,气体排人大气,余渣倾人海洋。第三节固体废物土地耕作处置土地耕作处置是基于土壤的高子交换、吸附、微生物生物降解以及港滤水浸取、降解产物的挥发等综合作用机制。因此,这种处置方法对废物的质与量均有一定的限制,通常处置含有较丰富易于生物降解的有机质、含盐较低、不含有毒害性物质的固体废物。当这类废物在土壤中经上述各种作用后,大部分有机质被分解。一部分与土壤底质结合,改善土壤结构,增长肥

6、效,另一部分挥发于大气中。未被分解的部分则永久存留于土壤中。这种处置方法可用于经加工、处理后的城市垃圾与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以及石油化工企业中产生的某些固体废物。土地耕作处置受多种因素制约,除固体废物本身性质外,主要受土地的地形、土壤成分、性质、含水率与当地气候条件影响。一般要求耕作的土地平整,坡度应小于5%,以防止表土过量流失,土壤中性偏碱为宜。土地耕作处置是在好气条件下进行,土壤中必须保持适宜空气。因此只有在旱田中操作,土壤中适宜的含水率为6~20%。由于生物降解作用受温度的显著影响,必须根据季节进行操作,温度低于0℃时,不宜

7、操作。耕作场地应远离居民区;场地四周设屏障;距场地30米内的水井、水塘不能作为饮用水源,场地四周应设造完善的地表径流的导流措施。固体废物的铺撒与操作方法与一般施肥、耕作无异。耕作深度应限制在耕作层内15-20cm。土壤中如含有足够的氮与磷,一般可不必额外增施氮磷肥,否则,耕作时应另施定量氮磷肥料,以维持微生物的营养条件。耕作处置的管理是严格的,除对被处置的废物成分进行严格分析,对土壤也需定期分析,以掌握废物降解速度与施用废物的时间间隔。对下层土壤也需定期分析,以掌握地下水污染状况。一般每4公顷土地取一背景值分析样品。耕作处置后,

8、每年采样分析2次。为促使生物降解作用,要定期翻耕,翻耕次数应根据土壤性质与废物成分而定。第四节深井灌注处置深井灌注是将固体废物液体化,用强制性措施注人与饮用地下水层隔绝的可渗性岩层内。这种方法适用于各种相态的废物处置,但必须使废物液化,形成真溶液或乳浊液。一、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