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体验式教学课题研究报告

小学语文体验式教学课题研究报告

ID:27667600

大小:57.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2-05

小学语文体验式教学课题研究报告_第1页
小学语文体验式教学课题研究报告_第2页
小学语文体验式教学课题研究报告_第3页
小学语文体验式教学课题研究报告_第4页
小学语文体验式教学课题研究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体验式教学课题研究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体验性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研究》课题实施方案xiaobai

2、2009-5-710:28:00一、课题的提出新的世纪对教育教学提出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实践精神、合作精神”等要求,提出了人的“独立性、自主性、发展性”的要求的时候,新课程改革也以“体验”为核心,对教学提出了“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等要求,呼唤着转变全体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教育教学中实行体验性学习。目前,小学语文教学正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目前课堂教学“重结论、轻过程,重传授、轻领悟,重知识、轻智

3、慧”的现状,实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的目标,促进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目的。小学生活泼好动,语文阅读教学的材料形象生动。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创设生动真实的情境,引导他们亲临实践,在亲历中生成“真切体验”,产生个性化见解,使课堂洋溢人文气息,是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二、课题的界定1、“体验”是一种新时代倡导的学习方式作为一种课程取向,“体验”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已经成为整个文本的一个关键词。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理解,“体验”是指由身体性活动和直接经验而产生的感情与意识。它是一种现代学习

4、方式,包括认知、理性、情感、人格等范畴,使学习过程不仅成为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是身心和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由此可见,“体验性学习”就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主动学习、亲自体验的一种学习方法和经历的学习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带着自己的心理特征和生活体验,感悟语言、欣赏语言、积淀语感、运用语言,从中体验到语文学习本身的乐趣,让这一学习过程与生命个体的丰富与发展过程趋于一致,从而享受到生命活动带来的震撼和愉悦。2、“体验”是一条提升文本价值的必由之路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体验性学习是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全部身心投入到与文本世界的交往之中,通过多种语言实

5、践活动,使学生深入体验感悟,读出个性化的理解,使课堂洋溢浓郁的“人文”气息。语文教学虽然是“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它更要求把握正确的价值观,“引领学生在掌握课文知识的过程中,领悟其中所蕴含的道德、审美意义,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的生活过程、生命过程、人文精神的培育过程。”(《语文课程标准》)语文阅读教学要丰富师生双方的精神世界,就一定要让教师和学生走进文本,通过多种途径反复触摸文本,感知其中的内容,体验丰富的情感,在此基础上产生自己对文本的独特理解,依靠文本,给师生提供现实生活中无法体验的经历、情感,从而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丰富他们的人生。如果没有学生在读、思过

6、程中对文本情感的深入、有效的体验,文本内含的思想、情感价值是无法充分实现的。3、“体验”是一条锻炼学生才干的中枢纽带古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现代教育理论也告诉我们:只有亲历“做”的过程,才能真正掌握所学的知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所学的知识为学生所用。在体验性教学中,教师积极创设各类情境,学生在读、思、品、演、写、做等丰富多彩的体验性实践活动中,牢固的掌握了所学的知识,提高了活动能力,促进了他们“学中做”、“做中学”的积极性,并让学生在这条纽带上“立体”的学语文、用语文,切实提高语文素养。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根据皮亚杰的学生发展认识论、理论教学

7、理论。7—12岁期间为儿童思维发展的起步阶段,主要程度选择得当,完全可以对小学生进行体验性教育。体验性教育将会对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产生正迁移。2、遵循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提倡在教师的指导下,而是学习者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主动获得的。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强调对学习环境的设计,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学生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借助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创建识字环境,拓宽识字途径,学会自主识字。3、遵循多元智能理论

8、多元智能理论指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智能的发展和培养必须通过主体的积极活动。它倡导积极的学生观,因材施教的教学观和多样化的评价观。主张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在多种情景下,考查、评价学生,使评价成为促进每个学生智力充分发展的有效手段。4、遵循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人的潜能,提倡以人的主观意识为出发点,重视人的意识所具的有主动性和无限发展的可能性……正是基与上述这些理论观点的学习,为我们的课题研究打下了深厚的理论根基.在我们的课题中,以学生为中心,相信学生的潜能,为激发学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