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作物需水触动式自适应灌溉的痕量灌溉技术浅析

实现作物需水触动式自适应灌溉的痕量灌溉技术浅析

ID:27675630

大小:4.37 MB

页数:23页

时间:2018-12-02

实现作物需水触动式自适应灌溉的痕量灌溉技术浅析_第1页
实现作物需水触动式自适应灌溉的痕量灌溉技术浅析_第2页
实现作物需水触动式自适应灌溉的痕量灌溉技术浅析_第3页
实现作物需水触动式自适应灌溉的痕量灌溉技术浅析_第4页
实现作物需水触动式自适应灌溉的痕量灌溉技术浅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实现作物需水触动式自适应灌溉的痕量灌溉技术浅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实现作物需水触动式自适应灌溉的痕量灌溉技术浅析华中科技大学普泉痕量灌溉研究中心我国面临严峻的水资源问题-我国是联合国认定的13个最缺水的国家之一,到2030年中国用水量将接近水资源可开发利用总量。-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用水量约占全国用水量70%,而且单位灌溉面积可利用水资源不足世界平均值的20%。-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农田水利建设滞后是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最大硬伤。发展节水灌溉技术是解决国计民生的大事现有节水灌溉技术喷灌地下滴灌滴灌这三类工程节水灌溉技术都依赖人为制定的灌溉制度进行定时定量的灌溉作物需水触动式自适应

2、灌溉的提出作物需水规律,制定灌溉制度天气实时监测定时定量灌溉(滴灌、喷灌、渠灌等)节水增效人为被动难以做到与作物耗水过程的科学匹配瓶颈突破作物需水触动式自适应灌溉作物主动作物发出“饱和”信号灌水器自动停止供水作物发出“需水”信号灌水器定时适量供水解决作物需水触动式自适应灌溉的方法不断吸水,单位时间内低流量,以土壤毛管水为主能识别需水信号连续低流量输水与土壤类似的输水特性实现需水触动式自适应效果痕量灌溉灌水器模型痕灌膜纤维毛细管束痕量灌溉技术介绍以毛细力为基础力,通过特制的控水头,以极其微小的速率(1-200mL/h)直接将水或营养液均匀、

3、适量、不间断地施于植物根系附近土壤,实现按植物需求供水。痕量灌溉是从供水原理、产品形态到使用方法的系统创新。痕量灌溉技术原理◆控水原理水通过滤膜接触到控水头内部的毛细管,在毛细力的作用下被缓慢运送至土壤,直至控水头—土壤—植物间水分的动态平衡。◆防堵原理以控水头结构中的膜为过滤介质,以膜两侧的压力差为驱动力,通过设置合理的滤膜与出水口毛细管头面积比,实现系统的抗堵塞功能。滤膜一(面积大,孔径小)滤膜二(面积大,孔径小)中空纤维膜(面积小,孔径大)水势差不断上升水流速度不断下降痕量灌溉技术的特点一、触动式能势差控水灌水器出水口采用的是微米级

4、的毛细管束,毛细管束的表面能势差将水从灌水器表面自动延伸(润湿)到与灌水器出水口相接触的土壤表面。二、减少地表蒸发和深层渗透痕量灌溉的灌水器埋在植物的根部,只湿润作物根系附近土壤,流出的水分能及时被植物吸收,在保证植物水分需求的前提下,大幅减少了地表蒸发和深层渗漏。三、膜过滤技术防止灌水器堵塞痕量灌溉系统无需安装首部过滤装置,依靠灌水器特有的出水方式以及滤膜与毛细管组成的相互制约相互配合的有机整体,保证灌水器可稳定工作,出水口和滤膜长期不堵塞。痕量灌溉控水头的抗堵塞性能测试图四、可适应多质土壤环境痕量灌溉是密闭输水模式灌溉(管道输水或其他

5、密闭材料输水),管材轻便、结构简单、布设容易,能适应各种复杂土壤和地形环境。壤土(水蜜桃)沙土(速生杨)痕量灌溉技术的初步试验研究◆可直接储水灌溉灌水器是独立的膜滤系统,对水源的适用性更加广泛,河水、井水、雨水、甚至泥沙水,无需过滤/沉淀过滤处理即可使用。◆灌溉所需能耗低配合一定的重力即可进行长期灌溉。野外速生林棚内蔬菜◆管道可长距离铺设大棚内管道铺设在保证灌溉均匀度的前提下,痕灌管的最大铺设长度可达500-600米。◆地表干燥,抑制杂草、病害发生球茎茴香(滴灌)球茎茴香(痕灌)痕灌只湿润地表以下作物根层区域的土壤,地表保持干燥状态,可减

6、少杂草的滋生北京市农委连续4年试验验证,行业专家鉴定,认为痕量灌溉技术-节水效率;-抗堵性能;-长距离均匀供水。3个方面达到领先水平。专家鉴定会痕量灌溉技术应用举例百合地菊试验结果表明:痕量灌溉可节水85.03%,且灌溉均匀度较高。植株分支数增加0.67,花量增加0.58,叶片数增加1.99。设施园艺生产山地梨树果树种植痕灌管沿等高线布置,很好地克服了山地果园落差大的不利因素水蜜桃干旱区速生杨种植生态改良采用痕量灌溉技术打3-5眼机井就满足了用水需要,植株的成活率均达到90%且长势良好。痕量灌溉技术的应用前景痕灌大田种植城市绿化露天果园设

7、施园艺痕量灌溉技术具有铺设距离长、适应多种灌溉水质、设施方便等特点,在农业节水领域有较好的应用潜力。荒漠化改造…….谢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