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四rlc串联谐振电路

实验四rlc串联谐振电路

ID:27677665

大小:726.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2-02

实验四rlc串联谐振电路_第1页
实验四rlc串联谐振电路_第2页
实验四rlc串联谐振电路_第3页
实验四rlc串联谐振电路_第4页
实验四rlc串联谐振电路_第5页
资源描述:

《实验四rlc串联谐振电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电工电子技术实验(实验4)电工电子技术实验上海理工大学电工电子实验中心实验四RLC串联谐振电路一实验目的1.研究RLC串联电路的特点,观察谐振现象,验证谐振条件,加深对谐振电路的理解。2.测定串联电路中I,UC,UL与频率的关系曲线。3.加深理解串联谐振电路的频率特性和品质因数的物理意义。4.进一步掌握交流电压表和交流电流表的使用方法。二预习要求1.复习RLC串联电路的理论知识。2.掌握串联谐振电路的特点。3.实验前根据给定参数,从理论上计算出谐振频率f0,以便比较。三实验原理1.RLC串联电路在图1所示的R、L、C串联电路中,当正弦交流信号源的频率f改变而幅值维持不变时,电路中的

2、感抗、容抗随之而变,电路中的电流也随f而变:当ωL=1/ωC时,电路产生谐振,谐振频率:当输入电压幅值维持不变时,在不同信号频率的激励下,可以绘制出以f为横坐标,以电流I为纵坐标的曲线,即电流谐振曲线,如图2所示。Q值越大,曲线越尖锐,通频带越窄,电路的选择性越好。2.谐振电路的品质因数RLC串联谐振电路品质因数Q的定义为:3.串联谐振时的特征(1)阻抗Z0=R+r为最小,且是纯电阻性的;(2)感抗与容抗相等,即XL=XC;(3)谐振电流I与输入电压Ui同相位,数值上最大;(4)当XL=XC>R时,UL0=UC0=QUi,当Q值很大时,UL=UC>>Ui,称之为过电压现象。四实验任

3、务1.设计一RLC串联电路,要求电阻为100欧姆,电容为1微法,电感为100豪亨。函数信号源输出正弦电压,幅值固定,改变其频率(注意保持输出电压不变),可观测到电流由小变大,后来又由大变小的情况,电流最大时的频率就是谐振频率,选择8~9个不同的f值(在f0处附近多测几点),用交流表测出对应各频率下的I、UR、UC、UL值,填入表1中,作谐振曲线,并计算Q值。实验中注意点6V(1)交流电路实验电源操作规范。(2)函数电源和电路元件的取用。(3)数据采集方法:(4)由于信号源内阻的影响,在调节输出频率时,会使电路外阻抗发生改变,从而引起信号源输出电压电流发生变化,所以每次调频后,应重新

4、调节输出幅度,使实验电路的输入电压保持不变。①将函数电源电压调节到6V;②将函数电源的频率调节到理论的谐振频率(f0=503HZ);③调节函数电源的频率旋钮,通过电流表观察电路中的电流,在理论的谐振频率附近找到电路中电流的峰值,该电流的峰值所对应的频率值即为实际的谐振频率。④以实际的谐振频率为中心,向频率递增和递减两个方向,间距为50HZ左右,采集四组数据。串联谐振电路器件2.将100欧姆电阻改变为400欧姆,保持U不变,重复上述步骤,测量数据填入表2。3.保持400欧姆电阻不变,改变电容,取C=2微法,重复上述步骤(注意f0已有变化),测量数据填入表3。实验中注意点(1)数据采集

5、方法:①将函数电源电压调节到6V;②将函数电源的频率调节到理论的谐振频率(f0=356HZ);③调节函数电源的频率旋钮,通过电流表观察电路中的电流,在理论的谐振频率附近找到电路中电流的峰值。④在电流的峰值所对应的频率附近,调节函数电源的频率旋钮,通过电压表测量电阻上的电压,电压值最接近函数电源的输出电压值时的频率即为实际的谐振频率。⑤以实际的谐振频率为中心,向频率递增和递减两个方向,间距为50HZ左右,采集四组数据。6V五实验总结1.实验数据分析:根据串联电容电路所给的参数,计算谐振时f0、│Z0│、I0值与测得对应值进行比较,并简单分析误差原因。2.根据实验所测得数据分析串联谐振

6、特点,并绘制曲线。3.在RLC串联电路中,谐振时UC与UL是否相等,为什么?UR与U是否相同,为什么?4.说明f低于时f0和高于f0时,RLC串联电路是电容性还是电感性。5.分析电路发生谐振时能量的消耗与互换情况。六注意事项1.严格遵守电工实验安全操作条例。2.实验前、后应注意交流电源回零问题。3.做完实验后,应先将电容开关断开。4.实验时,电流表应串联,电压表应并联,电路发生谐振时,电容和电感上可能出现过电压、应注意合理选择量程,切勿使电表超量程。5.由于信号源内阻的影响,在调节输出频率时,会使电路外阻抗发生改变,从而引起信号源输出电压电流发生变化,所以每次调频后,应重新调节输出

7、幅度,使实验电路的输入电压保持不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