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师在参与肿瘤化疗后iv°骨髓抑制患者治疗中的得失分析

临床药师在参与肿瘤化疗后iv°骨髓抑制患者治疗中的得失分析

ID:27678577

大小:49.5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5

临床药师在参与肿瘤化疗后iv°骨髓抑制患者治疗中的得失分析_第1页
临床药师在参与肿瘤化疗后iv°骨髓抑制患者治疗中的得失分析_第2页
临床药师在参与肿瘤化疗后iv°骨髓抑制患者治疗中的得失分析_第3页
临床药师在参与肿瘤化疗后iv°骨髓抑制患者治疗中的得失分析_第4页
临床药师在参与肿瘤化疗后iv°骨髓抑制患者治疗中的得失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临床药师在参与肿瘤化疗后iv°骨髓抑制患者治疗中的得失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临床药师在参与肿瘤化疗后IV°骨髓抑制患者治疗中的得失分析陈斌1雒洪伟廖伯勇2张琴四川省绵竹市人民医院,绵竹市6182001.药剂科;2.肿瘤科摘要:A的:探讨临床药师针对化疗后IV°骨髓抑制伴发热的肿瘤患者实施药学监护屮所发挥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参与丫化疗后IV°骨髓抑制伴发热的肿瘤患者的治疗,在治疗过程屮,临床药师利用&己所学知识,查找相关文献和书籍,与临床医师一起,结合临床,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抗感染和支持治疗。结果: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患者好转出院。临床药师针对该类疾病的治疗有丫深入的体会。结论:针对肿瘤化疗后IV°骨髓抑制伴

2、发热的病人,临床药师能够更多的参与药学监护工作,使患者受益。关键词:临床药师;骨髓抑制;肿瘤;药学监护化疗是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骨髓抑制是其主要的副作用,几乎所有化疗药物都具有骨髓抑制作用,差别仅在于程度而己。化疗药物无选择性地杀伤作用常使正常的骨髓造血干细胞、骨髓造血微环境受到损伤,造成骨髓抑制,外周血白细胞减少,尤其是屮性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严重者可导致感染或出血,患者常因此被迫减少剂量或缩短疗程,甚至终止化疗[1]。因此,及时发现骨髓抑制并给予相应处理是决定化疗是否成功的重要环节。临床药师通过参与IV°骨髓抑制病人药学监护,与临床医师

3、一起分析骨髓抑制原因、发热原因,对抗真菌和抗细菌药物的选择和药物剂量的调整等方面进行评估分析,参与临床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病例资料及诊疗经过患者男性,42岁,62kg,体表面积1.6H12,左肩部滑膜肉瘤术后,2014年4月22日给予顺铂40mgdl-d3+吡柔比星80mgdl+吉西他滨1400mgdl,d8联合化疗,并于4月30日在CT引导下行碘125粒子植入术,后再次行该方案连续化疗3周期。于2014年9月29日行第五周期毗柔比星40mgdl-5单药化疗,10月9日患者出现乏力、头晕,咳嗽咯痰加剧,血常规示:白细胞(WBC)0.88*10~9/

4、L↓,血小板(PLT)22.00*10〜9/L↓,中性粒细胞(ANC)0.15*10〜9/L↓,使用重组人白介素11,3mg皮下注射,Qd,头孢西丁钠2g,静脉滴注,Q8h,胸腺五肽注射液20mg,静脉滴注,Qd,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150ug,皮下注射,Qd,10月12日患者体温逐渐升高,最高38.2°C,临床药师建议将头孢西丁更换为拉氧头孢lg,Q8ho在10月12日,14日和16日分别给予血小板12U,10月14日患者WBC:0.53*10〜9/L,ANC:0↓,呈进行性下降,体温持续在38-39°C,临床药师

5、建议使用氟康唑对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预防性治疗,首剂400mg、Qd,维持治疗200mg、Qd:临床医师采纳了临床药师的建议。17日体温下降至37.4°C,血常规示:WBC:0.44*10〜9/L↓,PLT:28*10~9/L↓,ANC:0.03*10~9八↓,各项指标较16日明显冋升,17-18日给予新鲜冰冻血浆600ml,10月22tl患者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均恢复正常,临床药师建议停用所有抗菌药物,到10月30日患者除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以外的主要指标恢复正常。2药学监护方向患者在之前的化疗方案中,使用了顺铂、毗柔比星和吉西他滨,

6、己经出现过骨髓抑制,在本次化疗中使用毗柔比星进行单药化疗,再次出现严重的骨髓抑制,主要表现为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出现在停药后的第5天,该病例出现的骨髓抑制与化疗有直接的因果关系,针对化疗后的骨髓抑制,临床药师主要从抗感染治疗的药物选择、治疗效果评估等方面进行参与,对于整个治疗过程中的得失进行分析,获得了一些经验,也存在一些疑问,具体如下:2.1抗感染治疗的药学监护临床药师第一次会诊是在10月12日,考虑到患者严重骨髓抑制,WBC:0.77*10~9/1_,中性粒细胞(ANC):0.09*10〜9/L,体温升高,正在使用头孢西丁抗感染治疗。根据美

7、国传染病学会2010年更新的《中性粒细胞减少肿瘤患者抗菌药物应用临床实践指南》(下称《临床实践指南》),其中对以发热和中性粒细胞减少为表现的所有患者都应迅速无误地接受针对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病原菌的抗菌治疗[2】。该患者中性粒细胞(ANC)≤0.1*10〜9八,奋明显的内科合并症:肺炎伴中度发热,MASCC评分<21,属高危患者,建议将头孢西丁更换为拉氧头孢作为初始经验性抗菌治疗,以及到10月22tl停用所右的抗菌药物,在整个抗感染治疗过程中拉氧头孢的使用有值得商榷的地方。(血常规主要指标变化情况见表一)2.2预防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药学监护10月14

8、日患者WBC:0.53*10〜9/L,ANC:0,使用广谱抗菌药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