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狸和乌鸦》教学设计1

《狐狸和乌鸦》教学设计1

ID:27683841

大小:6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5

《狐狸和乌鸦》教学设计1_第1页
《狐狸和乌鸦》教学设计1_第2页
《狐狸和乌鸦》教学设计1_第3页
《狐狸和乌鸦》教学设计1_第4页
《狐狸和乌鸦》教学设计1_第5页
资源描述:

《《狐狸和乌鸦》教学设计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狐狸和乌鸦》教学设计1教学目的要求: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2.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喜欢听奉承话就容易受骗上当的道理。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和朗读狐狸对乌鸦三次说的话。2.理解课文的寓意。3.学会掌握8个生字的音、形、义。教学思路:首先通过学生多种形式的读课文和教师的范读,初知课文大意,并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从课文中找出带有生字的句子,认读生字,识记字形,抽读词卡。然后从整体入手,提出问题,以问促读,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接着部分深究,通过提问,以读为主,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具体内容,理清课文脉

2、络。最后回归整体,通过反复朗读,使学生明白课文所含的道理。整个教学过程,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的ldquo;导rdqu0;,重在抓住重点词句段,以问促读,以读促说,以说助读,以此理解课文内容,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和思维训练,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教学时间:四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启发谈话,出示课题。同学们,你们听过狐狸的一些故事吗?谁知道狐狸的本性是什么样的?(狡猾)你们见过乌鸦吗?它和别的鸟,如黄鹂、孔雀、百灵鸟相比,它的羽毛漂亮吗?它的叫声好听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狐狸和乌鸦的故事,看看这篇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二、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要

3、求把带生字的词语,看拼音多读两遍。)1.检查自学情况。读下面句子,注意带点字的读音。(1)乌鸦在大树上做了个窝(W6),狐狸住在大树底下的洞(dograve;ng)里。(2)狐狸对乌鸦说:ldquo;您的羽(yQ)毛真漂亮,麻雀比起您来就差(chagrave;)多了,谁都爱听您唱歌,您唱几句(jU))吧!rdquo:(3)乌鸦听了狐狸的话,唱起歌来。哇(wagrave;)她刚—张嘴,肉(rograve:u)就掉(diagrave;o)下来了。2.抽读生字、生词卡片。(先带拼音读,然后再去掉拼音读。)指导学生学会生字词。窝洞羽毛差多了肉哇几句掉下来三、教师范

4、读课文,学生整体感知。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课文讲了一只狐狸骗取了乌鸦嘴里一片肉的故事。)第二课时一、导语:狐狸是怎样骗到乌鸦嘴里的这片肉的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二、分段读讲课文,重点理解乌鸦上当受骗的经过。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想一想这段有几句话?从这里你知道什么?(两句话。知道乌鸦住在树上的窝里,狐狸住在树下的洞里。他们是邻居,彼此是了解的。)2.默读课文2-3自然段。思考:乌鸦与狐狸的故事是怎么发生的?找出最能说明原因的句子。(乌鸦找到一片肉,高兴地站在树枝上,狐狸见了直流口水,想吃这片肉。点拨ldquo;直流rdciuo

5、;的意思。)3.重点讲读4-7自然段。要求学生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想边划)思考:(1)狐狸对乌鸦说了几次话?每次都是怎么说的?为什么这样说?(2)乌鸦每次听了狐狸的话是怎么想的?有什么反应?结果怎样?学生回答时,教师相机抓住重点词语进行点拨,结合看图,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狐狸ldquo;想了想rdquo:,它想什么呢?(狐狸暗暗打主意,想鬼点子,让乌鸦张口把肉掉下来。)狐狸对乌鸦说了三次话:第一次:ldquo;笑着rdquo;是装出一副笑脸,ldquo;您rdquo;是ldquo;你rdquo;的尊称,为的是讨好乌鸦。第二次:称ldquo;亲爱的乌鸦rdqu

6、o;、问孩子好,表示亲近、关心,再次讨好乌鸦。第三次:ldquo;羽毛漂亮rdquo:>ldquo;嗓子好rdquo;,会唱歌,为了奉承,别有用心地吹捧__使乌鸦张□o乌鸦听了狐狸的话。第一次:ldquo;不作声rdquo;,觉得狐狸的话虽然好听,但嘴里有肉不便回答。第二次:ldquo;看了一眼,还是不作声rdquo;,乌鸦有点动心了,但还是怕丢了肉,还有所警惕。第三次:得意极了,高兴得把一切都忘了,也忘了嘴里的肉,结果乌鸦受骗了,狐狸的骗局得逞。1.朗读指导:结合教师上述点拨之处,理解课文,体会狐狸和乌鸦各自的心情,读出不同的语气:狐狸:第一次,尊敬、问

7、候的语气。(讨好)第二次,亲近、关切的语气。(献媚)第三次,夸奖、赞美的语气。(巴结)乌鸦:表现是愿听好话,越听越高兴,读ldquo;哇rdquo;时,声音要适当放低、拉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