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达拉奉治疗大面积脑梗塞疗效观察

依达拉奉治疗大面积脑梗塞疗效观察

ID:27683875

大小:49.5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5

依达拉奉治疗大面积脑梗塞疗效观察_第1页
依达拉奉治疗大面积脑梗塞疗效观察_第2页
依达拉奉治疗大面积脑梗塞疗效观察_第3页
依达拉奉治疗大面积脑梗塞疗效观察_第4页
依达拉奉治疗大面积脑梗塞疗效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依达拉奉治疗大面积脑梗塞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依达拉奉治疗大面积脑梗塞疗效观察谢行才1李静2郑振雨2刘忠鑫1(1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神经内科476000;2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453003)【摘要】目的研究依达拉奉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收治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观察两组疗效。结果14天及28天时治疗组总有效率及显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死亡率更低(P均<0.05);24小时、72小时、第7、14、28天后治疗组的病灶及水肿带明显减小。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能明显减轻脑水肿,缩小梗死灶。【关键词】依达拉奉大面积脑梗死脑水肿大面积脑梗

2、塞是神经科的急症、重症,致死、致残率高。致死的最主要原因是急性期进行性加重的脑水肿及并发症。脑梗塞后脑水肿及组织损伤的发生与氧自由基大量产生密切相关。依达拉奉作为一种新型的羟自由基清除剂,我们2008-2012年应用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舒血宁等治疗大面积脑梗塞60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所有患者均为2008年6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80例,男49例,女31例;年龄42-81岁,平均(65.2±12.1)岁;发病时间4-24h,平均(12.6±1.3)h;均符合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

3、学术会议修订的关于脑梗死的诊断标准[1],并经头颅CT排除脑出血。发病后24小时脑CT显示大面积脑梗塞。均为前循环大面积脑梗死,其中额颞顶叶梗塞22例,颞顶叶梗塞32例,额颞叶梗塞16例,基底节并颞叶梗塞10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性别、年龄、脑梗死面积和ND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方法1.2.1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基础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另加用依达拉奉(商品名:必存,南京先声东元制药有限公司)联合治疗,用法: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30min内滴完,每日两次,连用14do1.2.2疗效评定①临床疗效观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按照全国第四

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来评定[2】。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第7、14、28天分别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治疗后评分减低率来判断治疗效果。计算方法为:减分率=(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减分率分四级:(1)基本痊愈:减分率86%—100%,病残程度0级;(2)显著进步:减分率46%—85%,病残程度1一3级;(3)进步:减分率16%—45%;(4)无效:减分率<16%。有效率判断: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有效;基本痊愈+显著进步=显效。②影像学指标:治疗后24、72小吋及第7、14、28天复查脑CT,对比

5、病灶大小、周围水肿带大小及病灶密度改变,并与发病后24小时脑CT进行比较,观察水肿演变情况,以发病后24小时吋脑CT所示病灶为基准,分别测定不同时间脑CT病灶及水肿带的大小,计算出水肿发生率并加以比较。脑水肿体积=脑CT低密度区一发病后24小吋脑CT低密度区。水肿发生率=每次复査CT显示水肿体积/(24小吋吋脑CT显示病灶体积×两次CT间隔天数)。1.2.3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17.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P

6、USmn;标准差表示;组间计量资料比较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两

7、组患者治疗后7天及治疗前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未见显著差异性,见表1。表1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第7、14、28天临床神经功能评分结果2.2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率及死亡率表2两组患者治疗后第7天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率及死亡率治疗后7天,两组间治疗有效率及显效率无显著差异,但治疗组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0%VS27.5%,P<0.05)o表3两组患者治疗后第14天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率及死亡率两组患者治疗14天后有效率及显效率均有显著差异性,P<0.05,死亡率(12.5%VS32.5°/o,P<0.05)更低;大部分极重患者死于发病后1周左右的严重

8、脑水肿高峰期发生的脑疝。表4两组治疗28天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率及死亡率:两组对照有效率、显效率及死亡率均有显著差异性。P<0.052.3两组患者治疗后不同吋间段内脑CT表现及脑水肿发生率见表5。表5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段脑CT表现及水肿发生率脑梗塞患者病灶在脑CT的表现随脑水肿的出现而显现,约于发病24小吋后脑水肿明显而明确显示出病灶。脑CT显示无论治疗组或对照组人部分患者72小吋脑水肿仍持续加重,约5-7t天达高峰,2周时脑水肿己开始减轻,治疗组脑水肿较对照组脑水肿明显减轻,脑水肿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