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插床机构 [新]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插床机构 [新]

ID:27700229

大小:446.0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12-05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插床机构  [新]_第1页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插床机构  [新]_第2页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插床机构  [新]_第3页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插床机构  [新]_第4页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插床机构  [新]_第5页
资源描述: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插床机构 [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插床机构综合与传动系统设计题目及设计要求一、设计题目ABCDHO2xdbO1O3ca123456n2n1z1z2yyQS5S1图3-30插床机构运动方案示意图插床是常用的机械加工设备,用于齿轮、花键和槽形零件等的加工。图6-15为某插床机构运动方案示意图。该插床主要由带转动、齿轮传动、连杆机构和凸轮机构等组成。电动机经过带传动、齿轮传动减速后带动曲柄1回转,再通过导杆机构1-2-3-4-5-6,使装有刀具的滑块沿道路y-y20作往复运动,以实现刀具切削运动。为了缩短空程时间,提高生产率,要求刀具具有急回运动。刀具与工作

2、台之间的进给运动,是由固结于轴上的凸轮驱动摆动从动件和其他有关机构(图中未画出)来实现的。画出)来实现的。针对图3-30所示的插床机构运动方案,进行执行机构的综合与分析,并进行传动系统结构设计。二、设计数据与要求依据插床工况条件的限制,预先确定了有关几何尺寸和力学参数,如表6-4所示。要求所设计的插床结构紧凑,机械效率高。 表6-4插床机构设计数据分组1234插刀往复次数n(次/min)306090120插刀往复行程H(mm)1501209060插削机构行程速比系数K2222中心距Lo2o3(mm)1601501401

3、30杆长之比L(BC)/L(o3B)1111质心坐标a(mm)60555045质心坐标b(mm)60555045质心坐标c(mm)130125120115凸轮摆杆长度Lo4d(mm)125125125125凸轮摆杆行程角ψ(°)15151515推程许用压力角[α](°)45454545推程运动角δ0(°)6090609020回程运动角δ0'(°)90609060远程休止角δ01(°)10151015推程运动规律等加等减余弦正弦5次多项式回程运动规律等速等速等速等速速度不均匀系数δ0.030.030.030.03最大切削

4、阻力Q(N)2300220021002000阻力力臂d(mm)150140130120滑块5重力G5(N)350340330320构件3重力G3(N)150140130120构件3转动惯量J3(kg*m2)0.120.110.10.1三、设计任务1.        针对图1所示的插床的执行机构(插削机构和送料机构)方案,依据设计要求和已知参数,确定各构件的运动尺寸,绘制机构运动简图;H0.05HG0.05HOS5图3-31插刀所受阻力曲线2.        假设曲柄1等速转动,画出滑块C的位移和速度的变化规律曲线;3.

5、        在插床工作过程中,插刀所受的阻力变化曲线如图6-16所示,在不考虑各处摩擦、其他构件重力和惯性力的条件下,分析曲柄所需的驱动力矩;204.        确定电动机的功率与转速;5.        取曲柄轴为等效构件,确定应加于曲柄轴上的飞轮转动惯量;6.        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7.感想与建议。设计:一、确定各构件的运动尺寸,绘制机构简图1、插削机构的设计:由题知:杆1的极位夹角为θ=180*(K-1)/(K+1);故有为了使构件4对构件5的平均传动角比较大,故应有:则可得:所得数据如下:设

6、计数据20x(mm)1401128456y(mm)75604530L3(mm)1501209060L4(mm)1501209060L1(mm)807570652、送料机构(凸轮机构)的设计:四种方案的推程运动规律:1、等加速等减速2、余弦3、正弦4、五次多项式回程运动规律:20修正后的等速回程取正弦加速度加速阶段():等速阶段正弦加速度减速阶段():所得数据如下:20设计数据中心距Lo2o4(mm)1008510585滚子半径rt(mm)15151515基圆半径R0(mm)48544855四种方案下的凸轮轮廓曲线如下:

7、第一组:第二组:20第三组:20第四组:设计简图:20二、假设曲柄1等速转动,画出滑块C的位移和速度的变化规律曲线(插削机构的运动学分析)1)位置分析建立封闭矢量多边形(式1)将机构的封闭矢量方程式(1)写成在两坐标上的投影式,并化简整理成方程左边仅含未知量项的形式,即得:20(式2)解上述方程组得:………………(式3)2)角速度分析分别将(式2)对时间取一次导数,可得……………………………………………………………………………(式4)解之可得s3,ω3,ω4,s5。3)角加速度分析分别将(式2)对时间取二次导数,可得加

8、速度关系20………………………………………………………(式5)采用高斯消去法可求解(式5)可解得角加速度dds3,α3,α4,dds5;各方案滑块C的位移和速度变化规律曲线,即S5、S5’的变化规律如下图:A组20B组:20C组20D组20三、在插床工作过程中,插刀所受的阻力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在不考虑各处摩擦、其他构件重力和惯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