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第3章 建筑总平面设计

[建筑]第3章 建筑总平面设计

ID:27704898

大小:1.60 MB

页数:18页

时间:2018-12-04

[建筑]第3章 建筑总平面设计_第1页
[建筑]第3章 建筑总平面设计_第2页
[建筑]第3章 建筑总平面设计_第3页
[建筑]第3章 建筑总平面设计_第4页
[建筑]第3章 建筑总平面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建筑]第3章 建筑总平面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3章建筑在总平面中的布置建筑物在基地总平面中的布置,即影响到建成后环境的整体效果,又反过来成为建筑物的单体在设计之初时所必须考虑的外部条件。建筑物与基地红线的关系基地红线是工程项目立项时,规划部门在下发的基地蓝图上所圈定的建筑用地范围。如果基地与城市道路接壤,其相邻处的红线应该即为城市道路红线,而其余部分的红线即为基地与相邻的其他基地的分界线。建筑物与基地红线之间的关系(1)建筑物应根据城市规划的要求,将其基底范围,包括基础和除去与城市管线相连接的部分以外的埋地管线,都控制在红线范围之内。(2)建筑物与相邻基地之间,

2、应在边界红线范围之内留出防火通道或空地。(3)建筑物的高度不应影响相邻基地邻近的建筑物的最低日照要求。(4)建筑物的台阶、平台不得突出于城市道路红线之外。(5)紧接基地红线的建筑物,除非相邻地界为城市规划规定的永久性空地,否则不得朝向邻地开设门窗洞口,不得设阳台、挑檐,不得向邻地排泄雨水和废气。建筑物与周边环境的关系物质环境生态环境建筑物与周围物质环境的关系建筑物与周围物质环境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室外空间的组织是否舒适合理,建筑物的排列是否井然有序,有关的基本安全性能是否得到保障等等。注重环境效果的居住小区规划布局注重环

3、境效果的居住小区规划布局建筑物与周边生态环境的关系从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角度来看,我们所建造的供生产、生活的人工环境一定要纳入自然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系统。在设计的过程中,可以从建筑的光环境、风环境、卫生绿化条件、节能等方面来进行调控。光环境最基本的衡量标准是建筑获得日照的状况和有效的日照时间。房屋日照间距的要求,每套居民住宅必须又一间居室获得日照,日照时间分别在大寒日2h或冬至日1h连续满窗日照。日照间距的计算公式为:L——房屋间距H——前排房屋檐口和后排房屋底层窗台的高差∠α——为冬至日正午的太阳高度角(当房屋正南时)

4、∠β——为冬至日正午的太阳方位角(当房屋正南时)通常是作出对房屋间距L和前排房屋的高度H1比值的规定,如L/H1=0.8、1.0、1.2、1.5等。L=H/tanα建筑物与基地高程的关系根据建筑物和等高线位置的相互关系,坡地建筑主要有以下两种布置方式:1、建筑物平行于等高线时的布置当基地坡度小于25%时,房屋可以平行于等高线布置。易解决入口,土方量较少,造价较低。2、建筑物垂直或斜交与等高线的布置当基地坡度大于25%时,房屋可以采用垂直或斜交与等高线的布置方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