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行孟子-注译赏析

许行孟子-注译赏析

ID:27708172

大小:42.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2-04

许行孟子-注译赏析_第1页
许行孟子-注译赏析_第2页
许行孟子-注译赏析_第3页
许行孟子-注译赏析_第4页
许行孟子-注译赏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许行孟子-注译赏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许行《孟子》注译与赏析大悟刘祖富编纂【说明】本文选自《孟子·滕文公上》,记录了孟子和许行的门徒陈相之间的一场辩论。战国时代,有一派思想家是“农家”,许行便是治农家学说的人。这一派学者出于对当时暴政的厌恶提出恢复到原始共产主义社会的主张,他们认为如果世界上所有的男女都亲自劳动,就可不用刑罚政令而成治世,所以提倡“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飱而治”的主张。孟子从社会分工的必然性和事物间的质的差别性,批驳了许行之说。孟子说明社会分工的必要是对的,但他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理论是错误的,是剥削阶级的理论。他把劳心与劳力,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的对立看成是合理的社

2、会分工,这就为历代的剥削阶级永远地剥削和压迫劳动人民提供了理论根据。【原文】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曰[1]:“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为氓[2]。”文公与之处[3]。其徒数十人,皆衣褐[4],捆屦织席以为食[5]。陈良之徒陈相[6],与其弟辛,负耒耜而自宋之滕[7],曰:“闻君行圣人之政,是亦圣人也,愿为圣人氓。”【译文】有个研究神农学说的人许行,从楚国来到滕国,走到门前禀告滕文公说:“(我这)远方的人,听说您实行仁政,希望得到一处住所做您的百姓。”滕文公给了他住所。他的门徒几十人,都穿粗麻布的衣服,靠编鞋织席为生。陈良的门徒陈相

3、,和他的弟弟陈辛,背了农具耒和耜从宋国来到滕国,对膝文公说:“听说您实行圣人的政治,这也算是圣人了,我们愿意做圣人的百姓。”......【注释】[1]为,治,研究。神农之言,指农家学派的学说。滕(téng),国名,在今山东滕县西南。踵,脚后跟。这里指走到。[2]廛(chán),一般百姓的住宅。氓(méng),指从别国迁来的人。[3]与,给。处,住所。[4]衣,穿。褐,粗布衣服,当时的贫苦人所穿。[5]屦(jù),草鞋,麻鞋。[6]陈良,楚国人,是儒家学派的。[7]耒耜(lěisì),古代的农具。【原文】陈相见许行而大悦,尽弃其学而学焉[1]。陈相见孟子,道许

4、行之言曰:“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2]。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飱而治[3]。今也,滕有仓廪府库,则是厉民而自养也,恶得贤[4]!”【译文】陈相见到许行后非常高兴,完全放弃了他原来所学的东西而向许行学习。陈相来见孟子,转述许行的话说道:“滕国的国君,的确是贤德的君主;虽然这样,还没听到治国之道。贤君应和百姓一起耕作而取得食物,一面做饭,一面治理天下。现在,滕国有的是粮仓和收藏财物布帛的仓库,那么这就是使人民困苦来供养自己,哪里算得上贤呢!”第一部分:记述许行、陈相的“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飱而治”的主张。【注释】[1]学,第一个字用如名词,指所学的;第

5、二个是动词,学习。[2]道,名词,指许行所认为的古圣贤治国之道。[3]贤者,指古代的贤君。并,一起。饔(yōng),早饭。飱(sūn),晚饭。饔飱,在这里用如动词,指自己做饭。治,指治理天下。[4]厉民,使人民困苦。自养,供养自己。恶(wǖ),哪里。【原文】孟子曰:“许子必种粟sù而后食乎?”曰:“然。”“许子必织布然后衣乎?”曰:“否。许子衣褐。”“许子冠乎[1]?”曰:“冠。”曰:“奚xī......冠?”曰:“冠素[2]。”曰:“自织之与?”曰:“否,以粟易之。”曰:“许子奚为不自织?”曰:“害于耕[3]。”曰:“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4]?”曰:“

6、然。”“自力之与?”曰:“否,以粟易之。”“以粟易械xiè器者,不为厉陶冶[5];陶冶亦以其械器易粟者,岂为厉农夫哉?且许子何不为陶冶,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6]?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何许子之不惮烦[7]?”【译文】孟子问道:“许子一定要自己种庄稼然后才吃饭吗?”陈相说:“对。”孟子说:“许子一定要自己织布然后才穿衣服吗?”陈相说:“不,许子穿未经纺织的粗麻布衣。”孟子说:“许子戴帽子吗?”陈相说:“戴帽子。”孟子说:“戴什么帽子?”陈相说:“戴生绢做的帽子。”孟子说:“自己织的吗?”陈相说:“不,用粮食换的。”孟子说:“许子为什么不自己织呢?”陈相说:“

7、对耕种有妨害。”孟子说:“许子用铁锅瓦甑做饭、用铁制农具耕种吗?”陈相说:“对。”孟子说:“是自己制造的吗?”陈相说:“不,用粮食换的。”孟子说:“用粮食换农具炊具不算损害了陶匠铁匠;陶匠铁匠也是用他们的农具炊具换粮食,难道能算是损害了农夫吗?再说许子为什么不自己烧陶炼铁,使得一切东西都是从自己家里拿来用呢?为什么忙忙碌碌地同各种工匠进行交换呢?为什么许子这样地不怕麻烦呢?”【注释】[1]冠,用如动词,戴帽子。[2]素,生丝织成的绢帛,不染色。[3]害,妨害。[4]釜,锅。甑(zèng),瓦做的蒸东西的炊具。爨(cuàn),烧火做饭。[5]械器,指农具、炊具

8、。陶冶,这里指烧制陶器、冶制铁器的人。[6]舍,旧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