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实及种子类中药整合

果实及种子类中药整合

ID:27708883

大小:1.49 MB

页数:45页

时间:2018-12-03

果实及种子类中药整合_第1页
果实及种子类中药整合_第2页
果实及种子类中药整合_第3页
果实及种子类中药整合_第4页
果实及种子类中药整合_第5页
资源描述:

《果实及种子类中药整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姜科Zigiberaceae多年草本,具地下茎,有芳香辛辣味;单叶基生或互生,常二列;花两性,↑K3C3A1或↑P3+3A1,退化A联合为唇瓣,子房下位,3心皮3室,胚珠多数,花柱从花丝槽穿出;蒴果,种子具假种皮。50属,1500余种,主产热带亚热带;我国20属,近200种,主产西南华南;本科植物多含挥发油,其成分主要为单萜和倍半萜;重要种属:姜属Zigiber,砂仁属Amomum,姜黄属Curcuma等。姜科Zigiberaceae姜Zingiberofficinale根状茎肉质,扁平,有短指状分枝;茎高0.4~1米。叶片披针形,基部狭窄,无叶柄。穗状花序由根茎抽出,苞

2、片淡绿色,卵形,长约2.5厘米;花冠黄绿色,唇瓣倒卵状圆形,下部二侧各有小裂片,有紫色、黄白色斑点。根状茎含辛辣成分和芳香成分,入药能发汗解表,温中止呕,解毒,又作蔬菜和调味用。姜科中药一、药材的来源及其异同点:1、药材的来源:(1)豆蔻属:(Amomum150余种,我国24种)①砂仁:姜科植物阳春砂、绿壳砂(缩砂)或海南砂的成熟果实。(实用种子团)②草果:姜科植物草果的成熟果实。③白豆蔻:姜科植物白豆蔻或爪哇白豆蔻的成熟果实。(用时去壳)(2)山姜属:(Alpinia250种,我国46种)①红豆蔻:姜科植物大高良姜的成熟果实。②草豆蔻:姜科植物草豆蔻的成熟种子团。③益智

3、:姜科植物益智的成熟果实。2、豆蔻属Amomum与山姜属Alpinia植物的主要区别(植物形态):花葶从根茎上长出------豆蔻属花序顶生----------山姜属Amomum花葶Alpinia花序顶生3、药材的简易识别:(1)共同特点:①蒴果,类球形、卵圆形、纺锤形。②果实均具三室(种子团均为三瓣)。③中轴胎座。④均具假种皮(膜质)。⑤均有不同程度的辛辣味。(2)区别要点:①大小:大:草果:长2-4cm,直径1-2.5cm。草蔻:长1.5-3cm,直径1.5-2.7cm。小:红蔻:长0.7-1.2cm,直径0.5-0.8cm。②表面特征、颜色等:砂仁:阳:具不明显的三

4、钝棱,外表深棕色,有网状突起的纹理及密生短钝软刺。绿:外表黄棕色至棕色(较浅),密具刺片状突起。种子团(砂仁)形状较圆。海:有明显的三棱,果皮厚而硬。表面被片状、分枝状的软刺。种子团较小。草果:表面灰棕色至红棕色,有显著纵沟及棱线。较坚硬。白蔻:表面白色或淡黄棕色,略具钝三棱,表面棱线明显,果实顶端和基部有黄色毛茸。红蔻:表面橙红色,腰部稍凹陷,顶端有黄白色管状宿萼。草蔻:灰褐色,种子团三瓣间隔明显,种脊为一凹沟。益智:棕色,较小,纺锤形,表面纵向断续棱线明显。二、豆蔻属中药砂仁【来源】姜科植物阳春砂、绿壳砂(缩砂)或海南砂的成熟果实(实用种子团)。【性状鉴别】1、阳春砂

5、:①卵圆形,具不明显的三钝棱。②表面深棕色,有网状突起的纹理及密生短钝软刺。③顶端留有花被残基,基部有果柄或果柄痕。④果皮薄,易纵向撕裂,内表面淡棕色,纵棱(维管束)明显。⑤种子团分3瓣,每瓣有种子6-15粒,粘结成块。⑥种子呈不规则多面体,深棕色或黑褐色,外被膜质假种皮,种脐位于较小端。⑦有浓烈芳香气,味辛微苦。2、绿壳砂(壳砂):不同点①椭圆形或长卵形。②表面黄棕色至棕色,密具刺片状突起。③种子团形状较圆,表面灰棕色至棕色。④气味稍淡。3、海南砂:不同点①长椭圆形或卵圆形,有明显的三棱。②表面被片状、分枝状的软刺,果皮厚而硬。③种子团较小,每瓣有种子3-24粒。④气味

6、稍淡。【成分】阳春砂种子含挥发油3%以上。油中主要成分为龙脑、右旋樟脑、乙酸龙脑酯、芳樟醇等。白豆蔻【来源】姜科植物白豆蔻或爪哇白豆蔻的成熟果实。【产地】主为进口。白豆蔻【性状鉴别】1、白豆蔻:①类球形,直径约1.5cm。②表面白色或淡黄棕色,具钝三棱,有多条纵棱,顶端和基部有黄色毛茸。③果皮薄,木质,易开裂。④种子团3瓣,每瓣有种子7-10粒,种子呈不规则多面体,暗棕色。⑤气芳香,味辛凉略似樟脑。2、爪哇白豆蔻:个略小,表面黄白色,有的微显紫棕色,果皮较薄,每瓣种子2-4粒,种子瘦瘪,气味较弱。【显微鉴别】白豆蔻1、果皮横切面:①外果皮为1列长方形薄壁细胞;②中果皮为数

7、列薄壁细胞,靠内侧有断续的石细胞环带,间有外韧型维管束,束外有半月形的纤维束。③内果皮为1列长方形薄壁细胞,排列整齐。2、种子横切面:①假种皮为长方形薄壁细胞,部分已脱落。②种皮:种皮表皮细胞:为1列径向延长的类方形细胞,壁较厚。下皮色素层:为1-2列扁平的细胞,内含红棕色物质。油细胞层:为1列大形的类方形细胞,内含挥发油。色素层:油细胞层下有2-4列较扁的细胞,内含红棕色物质。内种皮:为1列较小的石细胞,内侧壁厚,胞腔偏向外侧。③外胚乳:细胞径向延长,内含淀粉粒及少数草酸钙结晶。④内胚乳细胞排列不规则,内含糊粉粒。⑤胚位于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