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校德育工作的现状及对策

浅谈学校德育工作的现状及对策

ID:27710267

大小:54.6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5

浅谈学校德育工作的现状及对策_第1页
浅谈学校德育工作的现状及对策_第2页
浅谈学校德育工作的现状及对策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学校德育工作的现状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学校德育工作的现状及对策肖淑珍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第三实验小学362500"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木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明了今后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立德树人,即教育事业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之中,引导学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然而,透视目前教育中的一些现象,似乎与立德树人的目标南辕北辙。比如:门庭若市的“培优班”,挤破头的“小升初”,减不下来的大书包,追逐名利的办学机构……种种现象似乎都指向“育分”远比“育人”更具诱惑力。

2、结果呢?孩子们的考试分数上去了,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似乎也跟上去了,但社会的道德水准却反而下滑了。否则,扶起摔倒的老人还需要大讨论?“小悦悦”事件、李天一事件还会发牛?爱因斯坦曾说:“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由此可见,要成才,先成人!十八大报告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抓住了问题的实质和核心,但纵观当前教育还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一、现状分析仔细分析,不难发现当前学校德育工作存在“四多”、“四少”现象:1.“纸上谈兵”多,落实行动少。这主要反映在部分学校在德育教育方

3、面有规划、有内容、有方法、有措施,但在实际落实上常常因种种原因而被束之高阁,其时间被挤占,其活动被取消,形同一纸空文。究其原因,办学思想未端正,重智轻德,应试教育的残余使然。2.“各自为战”多,立体配合少。其主要表现为:对校内各个•部门,各科教学,全体教职工如何按统一的目标内容、要求、时间以及各自多变的形式去进行品德教育,使之形成全员协办、多方配合、相互渗透的教育合力,对校内社会力量、环境影响、家庭教育如何相互沟通、相互协调、立体配合等诸方面缺乏深入的研究探讨,尚未形成一套目标统一、分工明确、多方协调、立体交叉、全面控制、科学评价的德育管理体

4、系,导致学校各个部门、各位教师、社会人士、学生家长各自为战,缺乏沟通,互不协调,缺乏活力,效率不高。究其原因:德育工作体系不够完善,德育管理明显滞后。3•“花拳绣腿”多,深层发掘少。不少学校、教师在实施学生品德教育的过程中或迫于形势,做做样子、走走过场,敷衍了事;或流于形式,热衷于表面上的唱唱跳跳、热热闹闹。对于究竟应如何通过各种形式、多种途径、多项活动去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操,去循循善诱地影响、引导学生的道德行为,去给予学生思想、品质、道德情操上的启迪和升华……发掘不深,力度不够。究其原因:德育队伍素质有待提高。4.“理论说教”多,联系实际少。

5、部分教师在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上满足于书本上的条条道道,讲大道理,说大形势,国际潮流、国际动向、古往今来……但实实在在地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知识层面、联系实际乃至学生的切身体验不够,致使我们的宣传教育缺乏说服力,苍白无力。究其原因:德育方法欠佳。二、对策探讨针对以上现状,我认为学校的德育工作应该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改革。一是充实德育内容:把五爱教育、文明礼仪教育、道德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及法制教育纳入德育教育内容。二是丰富德育方法:通过德育渗透,把德育教育内容渗透到各门学科教学之中;通过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如校园艺术节、读书节、中队活动、社会

6、实践及社区服务等,引导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提升;加强学校、家庭、社会的密切配合,经常性地互通情报,有的放矢地实施全方位教育。三是拓宽德育途径:健全学校的德育网络;加强少先队组织,坚持红旗班级评比,办好红领巾广播站,进行自我宣传、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共同提高;全体教师人人参与,个个重视,坚持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学生学习做人、学做真人。学校在具体实施德育工作过程中,为了拓宽思路,面向全体学生,必须抓好以下四个“育人”环节:1.教书育人:以品社(品生)课、队会、班会、国旗下讲话为教育主阵地,重点进行道德教育,以各个学科教学作为补充,有机渗透德育教

7、育,让德育工作真正实现“吋吋育人、事事育人”的境界。2•常规育人: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及《中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为德育教育内容,扎实开展“红旗班级”、“校园之星”的评比,做到每周一小结、每月一汇总,并结合红领巾广播站树立典型、标榜立样,让德育工作实现常态化、规范化。1.活动育人:以班会、中队及大队活动为依托,结合各重大节日、纪念日、学校读书节,以爱国教育基地、劳动实践基地为教育阵地,以“社区服务、文艺汇演、参观实践”为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2.环境育人:有人说环境是育人的隐性课堂,德育工作者要致力于学校环境的绿化、

8、美化、净化,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使每一面墙、每一块草地乃至每一株花木都会“说话”、皆能“育人”,通过这种文化环境达到实现启迪学生的心智、塑造学生心灵的教育功效。学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