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地方院校法学教育改革

浅析地方院校法学教育改革

ID:27711327

大小:6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05

浅析地方院校法学教育改革_第1页
浅析地方院校法学教育改革_第2页
浅析地方院校法学教育改革_第3页
浅析地方院校法学教育改革_第4页
浅析地方院校法学教育改革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地方院校法学教育改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地方院校法学教育改革肖璐铜仁学院【摘要】地方院校因其独特的地域性,在办学规模、师资力量、培养模式上都有其特殊性,地方院校的法学教育仍然要接受司法考试的检验。地方院校的法学教育应从培养目标、教学方式和师资队伍建设上进行改革,以期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法学专业人才。【关键词】地方院校法学教育改革【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0)08—0021-03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制度,在我国司法体制改革上无疑是一项巨大的创新举措。自2002年以来,司法考试已经走过了7个年头,虽然通过率在

2、逐年提升,但总体不超过25%的通过率仍然让司法考试被誉为中国的“第一大考”,法学专业毕业牛的低就业率使法学专业一度从热门专业变为冷门,这无疑对我国的法学教育形成了巨大的冲击。而地方院校的法学教育因其独特的地域性和培养模式的特殊性,在面对司法考试的巨大冲击下,也仍然需要经过司法考试的检验。一地方院校法学教育存在的问题1.教学模式陈旧地方高校由于办学历史相对较短,办学经验欠缺,缺乏办好法学专业的条件,在教学环节上,基木沿用传统的教学思维,创新精神不足。最突出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方法基木上采用灌输式的理论教学。

3、由于在课程设置上追求“全而深”,课程体系庞大,课程门类繁多,教学脱离地方特色,加之大多数教师没有法律实践的经历,教学中往往是重视结论而轻视过程,讲课脱离社会的现象较多教师讲条条,学牛记条条,考试考条条”的现象比较明显。(2)实践环节严重不足。由于课程学习任务繁重,加上英语、计算机等考证的压力,学牛在校4年基木上是闭门读书,很少有时间去接触司法实践。开设的为数不多的实践课程,也仅仅是模拟法庭或参观开庭审判,这些形式虽然能让学生了解案件的诉讼流程,或让学生按照司法机关的审判程序模拟演示,但这些环节不能使学生接触真正的办案

4、程序,不能体悟法律职业责任。(3)毕业实习问题较多。由于管理体制的原因,现在高校毕业生实习与地方的关系未能理顺,加之学生就业阶段的干扰因素较多,学生专业实习缺乏严密的组织性,实习环节和要求不规范,实习吋间较短,实习效果并不理想。司法技能的掌握是一个反复操作、熟能生巧的过程,仅靠学生参与一两个案件的见习是不能达到目的的。由于这些原因的存在,学生适应能力欠缺,导致就业困难以及毕业后要有一个较长的适应过程。1.教育理念滞后法学是一门实践型学科,也是一门高度抽象的学科,需要创新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才能融会贯通。但是地方高校的法

5、学教育,大多数是沿袭传统的教学理念,以训练学生认同性思维能力为主。这种惯性思维定势和惰性思维方式,使得教学手段单一,教师在教学中以诠释教材和法律条文为主要教学方式,学生在学习法律时,只能是死记硬背教材和法律条文,并不能完全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这种情况下,学生从法律原理的一致性、法律之间的相通性、立法目的的价值性、方向性以及法律条文之间的系统性、协调性、统一性方面的思维缺乏,很难用哲学、逻辑学、政治学、经济学的思维能力来思考问题,导致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欠缺。西部地方高校的法学教育普遍存在学生形象思维有余而抽象思维不足

6、的现象。2.办学条件相对较差师资、生源、经费、教学手段是制约高校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地方院校在这几方面都处于劣势。与重点大学法学院和专门政法院校相比,很多地方高校,尤其是西部地方院校法学教育起步较晚,起点较低,生源素质相对较差。多数地方高校的法学教育是从政治学、管理学、历史学等系科分离或衍生而来,受办学方式的影响,现在基本上还停留在“一枝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模式中,教学设备、教学手段都相对落后,不能满足教育技术的信息化、国际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此外,西部地方院校法学专业的图书资料较少,实验条件

7、较差,实习基地正在建设之中,办学经费相对不足。师资队伍年轻,学历职称结构不尽合理,缺乏法律实际工作的经历,教学经验相对不足。加之许多院校的法律专业还处在专科层次,培养的人才规格较低,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二yHij而妥。4•法学教学与法律职业相脱节现阶段的法学教育侧重于对法学理论、法律概念和法律条文的解析,看重学生对理论体系的把握和了解,而轻视了对学生司法实务操作能力的培养。这就势必造成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相脱节,导致大量法学院系的毕业生进入法律实务界以后难以胜任和适应具体的法律实务,使学生的能力与社会的实际要求有一定的

8、差距。与此相对应,本科教学注重的是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轻实务技能的培养。由于缺乏职业技能训练或培训,有的大学法律本科生不会办案,有的不会起草法律文书,往往需要很长的一段适应期。尤其是地方高校的法学专业毕业生,由于其自身水平的限制,他们一般需要三四年以上才能适应审理案件、处理案件、代理各种法律实务的需要。这些学生缺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