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巴斯汀与地氯雷他定治疗过敏性鼻炎研究

依巴斯汀与地氯雷他定治疗过敏性鼻炎研究

ID:27719345

大小:49.05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5

依巴斯汀与地氯雷他定治疗过敏性鼻炎研究_第1页
依巴斯汀与地氯雷他定治疗过敏性鼻炎研究_第2页
依巴斯汀与地氯雷他定治疗过敏性鼻炎研究_第3页
依巴斯汀与地氯雷他定治疗过敏性鼻炎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依巴斯汀与地氯雷他定治疗过敏性鼻炎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依巴斯汀与地氯雷他定治疗过敏性鼻炎研究南京市浦口IX中医院眼耳鼻喉科江苏南京211800【摘要】目的:评价依巴斯汀、地氯雷他定均为治疗过敏性鼻炎(allergicrhinitis,AR)疗效与安全性。方法:2014年2月〜2015年8月,A组与B组各入选AR患者42例,分别给予依巴斯汀、地氯雷他定治疗,2周后对比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组B组各退出2例患者;1周后A组、B组症状积分低于治疗前,2周后低于1周后,1周后、2周后A组低于B组,停药1周后B组低于2周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1周后A组、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2、05);A组控制率60.0%、控制+显效率97.5%高于B组30.0%、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未见不良反应,B组出现1例心律失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结论:依巴斯汀与地氯雷他定治疗AR疗效较好,似前者起效速度更快,但并不能增进预防效果,两者均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关键词】过敏性鼻炎;依巴斯汀;地氯雷他定;治疗效果过敏性鼻炎即变态反应性鼻炎,是一种鼻部变态反应性疾病,是指当鼻部受到抗原无刺激刺激后,可产牛.异常或病理性变异反应性炎症。AR是临床常见病,普通人群发病率约为10%〜40%,我国发病率约为1/

3、3[1]。AR可致多种鼻部症状,损害患者生命质量,久治不愈者还可并发支气管哮喘、慢性鼻窦炎等呼吸道疾病,及早治疗、预防发作非常必要。用药是治疗AR的主要方法,依巴斯汀、地氯雷他定均为治疗AR常用药,木次研究试对比两种药物治疗AR疗效。1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以2014年2月〜2015年8月,医院门诊收治的AR患者作为研宄对象。纳入标准:①参照《变应性鼻炎的诊治原则和推荐方案》诊断确诊[2];②年龄18〜65岁;③症状发作期;④1周内未给予其他药物、方法治疗;⑤知情同意,可配合调查研宄。排除标准:①不符合纳入标准;②误漏诊;③合并其他可严重危及生命的原

4、发病,如恶性肿瘤;④认知、精神障碍,癫痫;⑤哺乳期、妊娠期;⑥无法配合研宄;⑦哮喘。脱落与剔除标准:①自然脱落,自行退出;②严重并发症,不能继续接受治疗;③未获得随访;④不符合纳入标准,误漏诊;⑤随访期间,居住、环境发生巨大改变;⑥随访期间出现哮喘等其他影响研究基本。共纳入患者84例,其中男58例、女26例,年龄18〜58岁、平均(37.4±11.5)岁。病程1〜14年、平均(5.1±2.2)年。急性期病程(ll±5)日。水样或粘液样鼻涕14例、鼻甲水肿7例。吸烟32例。据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A组、B组各42例

5、,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鼻内镜检查情况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A组:给予依巴斯汀片,10mg/d,用药1周后,每次口服20mg,酌情减量为每次10mg,疗程14日。B组:给予地氯雷他定片,5mg/次,1次/日。1.3观察指标治疗前、1周后、2周后、治疗后1周症状积分。不良反疲。1.4判断标准1.4.1症状严重程度积分(1)喷嗔:无、1次喷嚏3-5次、6-10次、≥ll次分计为0-3分;(2)流涕:每日擤鼻次数0、1-4次、5-9分、≥10次分别计为0-3分;(3)鼻塞:无、冇意识吸气、间歇性或交互性吸气、几

6、乎全天用口呼吸分别记作0-3分;(4)鼻痒.•无、间断、有但可耐受、蚁行感且难以耐受分别记作0-3分[2]。1.4.2疗效判断标准(1)控制:治疗后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症状积分下降〉95%;(2)显效:症状0-1分,症状未完全消失,积分下降≥76%;(3)有效:症状积分1-2分,下降≥33%;(4)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仍有3分症状,积分下降<33%[2]o1.5统计学处理以WPSxls数据表录入数据,转SPSS18.0软件进行数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描述统计,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数(n

7、)或率(%)描述统计,组间比较采用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积分变化A组B组各退出2例患者。1周后A组、B组症状积分低于治疗前,2周后低于1周后,1周后、2周后A组低于B组,停药1周后B组低于2周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1周后A组、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3不良反应A组均未见心脏毒性、增加体重、嗜睡等不良反应,B组出现1例心律失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讨论地氯雷他定是一种抗组胺药物是治疗AR的常用药物,可竞争性与HA受体结合,阻断组胺生物效应,同时具有一定的抗炎效

8、果,其主要针对鼻痒、喷嚏等症状,治疗AR疗效较好,药效持续时间长。依巴斯汀是一种高选择性、长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