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精美教学论文范文阅读五步

小学语文精美教学论文范文阅读五步

ID:27726343

大小:5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5

小学语文精美教学论文范文阅读五步_第1页
小学语文精美教学论文范文阅读五步_第2页
小学语文精美教学论文范文阅读五步_第3页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精美教学论文范文阅读五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阅读五步摘要: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与文本、编者四者相互沟通、平等对话的过程。如何在课堂阅读教学屮实现有效教学?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四心相通、创设情境、有效质疑、巧用评价及书香伴行五步相关策略。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策略:四心相通、创设情境、有效质疑、巧用评价、书香相伴。通俗地讲,阅读就是读文章。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岀“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

2、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提高小学的生阅读能力,是学生终生学习的基础。阅读能力提高了,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学习知识,获取信息,可以得到精神上的享受。爱阅读,会阅读,终生阅读,是一个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而小学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这种素质最重耍,最根本的途径。如何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行之有效?给小学生插上阅读的翅膀?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四心相通,因材施教。著名作家赵树理说过“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前,就要做好四心相通的研究,才能把这金了找准,教学时做到有的放矢。所谓四心相通,是指教师在教学前耍把作者写文章的背景、目的

3、等弄清雉:把编者选择教材时的目的搞明白,如整册教材的编排的特点,每个单元的的教学目标,每篇课文的在教材系统中的作用等:把自已教学时要以什么方式,达到什么目标定准位:学生在阅读过程可能出现怎样的状况序计充分。本人教在学《狼牙山五壮士》一文时,了解到当时的写作背景是:1941年冀西山区的秋季反“扫荡”战斗中,沈重深入前线采写了一系列战场手记,脍炙人口的《棋盘陀上的五个神兵》就是其中一篇,于1941年11月5日刊登在《晋察冀日报》。同年11月7日,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等首长,签署的训令中,正式称为《狼牙山五壮士九从此《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事迹,从晋察冀

4、边区传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成为浴血抗战的中国军民的楷模。“狼牙山五壮士”是在1941年9月25日的战斗中跳崖的,到第二十四天,沈重经过采访、构思、写作、修改、定稿,文章完成后,由交通员穿过敌人的封锁区七个县,行程二百三十多公里,才送到报社,很艰辛。编者把它编排在语文S版第九册第三单元光辉的岁月一组。属于回忆光辉的岁月,缅怀抗日先烈的代表作。明确了教学时要指导学生充分体会到五壮士的“壮举、壮行、壮志、壮言、壮心”。充分序设学生可能会在阅读吋提出“为什么只有五人?为什么要砸枪?等问题,阅读吋有可能语气不吻合等问题,并做好各种应对方法。这样,教学时就

5、能有目放矢,与学生共同欣赏这金子般的精神。二、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德国教育学家第多斯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兴趣是学习的不竭动力,是学习成功的秘诀。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特点,抓住学习思维活动的热点和焦点,通过各种途径创设与教学有关的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教学情境,营造轻松和谐的对话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乂如我在教《我家门的海》一文时,充分地发挥了电教手段的优势,大海如“脸”如“牧场”如“一幅画”的情境,并用话语和音乐为辅助手段,做到意境交融,情真意切,使人如身临其境,引起了学生

6、学习的兴趣,并为学生的理解提供了有力的佐证。三、有效提问,感悟文本。于永正孔子教育我们“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适时有效的课堂提问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教师只有充分利用这一手段,才能牢牢控制课堂教学的节奏和方向,从而更好地走进文本,感悟文本,对话文本。(1)抓题眼提问,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导课的形式多种多样,而问题导入最能激起学生的探究愿望。我们可利用语文课程的有效资源,抓住课文题眼巧设问题。如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吋》,向学生提出为什么称为“壮”体现在哪些方面。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发学生阅读期待,为学生进入文本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2)抓关键词

7、句提问,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特级教师老师说过:“语文教学的亮点在哪里?语文的味道在哪里?在关键的词句里,在理解后的朗读里。”对课文中的关键词、难懂词语更应深入理解,并加以拓展。从小处入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发散学生思维,使词义理解得更透彻。使课文内容理解得更深刻。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吋,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你是从哪些地方读懂'纹丝不动'的?”从大处着眼,有效地为学生感悟文本并和文本进行对话设下广阔的背景。他紧扣文本,让学生对“纹丝不动”的感悟层层深入:从对“纹丝不动”的字面意思到“纹丝不动”的原因及“纹丝不动”的结果,最后至不“纹丝不动”

8、的后果,对话剥笋似的不断深入,学生做到了多元解读文本,全方位感受英雄的伟大形象。四、巧用评价,增强自信。在教学中利用文本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