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中要正确处理“讲”与“教”

在教学中要正确处理“讲”与“教”

ID:27726442

大小:54.6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5

在教学中要正确处理“讲”与“教”_第1页
在教学中要正确处理“讲”与“教”_第2页
在教学中要正确处理“讲”与“教”_第3页
资源描述:

《在教学中要正确处理“讲”与“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在教学中要正确处理“讲”与“教”王丽萍三门峡市二中新课改下的课堂,倡导的是以“学”为主的新型课堂。但长期以来,我们教师己形成了“讲”字当头,对知识、技能的学习,不论难易、轻重总习惯于老师先讲,如果学生没听懂,那就再讲第二遍、第三遍……,“讲”成了“教”的唯一和全部,成了“教”的代名词。实际上,“教”远不止“讲”那么简单。“讲”是解释、说明、论述,意即直白地把教师对应学内容的理解说给学生听,而“教”,不仅括掌握应学内容,还括掌握应学内容的过程、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不仅乜括掌握应学内容的过程、

2、方法,还包括传授应学内容的过程、方法。所以说,要想让学生真正地学,怎一个“讲”字了得!教学论有一个重要的研究结论,即学生的学习从来都不是零起点的。这一方面是因为学生在开始学习之前、己经积累了许多知识和经验,比如学生在开始学习26个英语字母时,已经在汉语拼音中认识到了这26个字母,掌握了一些相似的音节,这时候老师只要帮助学生完成汉语读音与英语读音之间的经验转换就行了;另一方面,教材的知识编排都是前后联系、循序渐进的,每个新知识并非全部都是新的,其中大部分成分是前面学过的,构成新知识的往往是其中的一点,

3、这一点突破了新知识就掌握了。如解一元一次方程,只有移项是新的,其他都是以前学过的运算规则,只要抓住移项,其他都可不讲。一方面有前积累、一方面有知识铺垫,这两方面合在一起,老师真正要讲的东丙剩的就不多了。因此,正确的出路只有一条,就是老师少讲或不讲。有些老师总是担心,老师不讲,学生学不会怎么办?叫我说,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细想一下,多少年来,我们年复一年,H复一H地一直在认认真真、辛辛苦苦地讲,不是仍有不少学生学不会的吗?不是每届也总是只出那么几个优生吗?多讲并没有给我们带来教学上的高效益,难道这个悲

4、哀的事实还不值得我们反思吗?其实,就像我许多年前说的并得到王敏勤教授赞同的观点那样,对现行教材来讲,学生通过自学完全可以学会80%的内容,老师的任务只是教给学生那20%弄不懂、弄不清的地方就是了。数字是最有说服力的,100%地讲(这还不包括老师奋吋候会在微言大义的地方任意发挥,过度地讲的情况)与20%地讲,孰多孰少,是一0了然的。何况,即使20%需要讲的地方,也并非非由老师正襟危坐地讲不可,因为真正要讲的地方往往只是一层窗户纸,老师适时地提个问题、给一点提示、让会的学生说一说、让同桌或前后桌议论一下

5、、做一下示范、让学生回顾一下以前的知识等等,都可以起到捅破窗户纸使学生豁然开朗的效用,让学生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学习体验。这样算来,老师在课堂上真的是没有多少东西值得正儿八经地去讲的。老师少讲或不讲了,大量的时间就留给学生自己看、自己想、自己写、自己做、自己校对,学生就真正地自学起来了。上帝赋予我们每个人一个舌头、两只耳朵、两只眼晴,为的就是让我们多听多看少说。对教师而言,课堂上的多听是指听学生的理解、思路、观点、构想、困惑等,课堂上的多看是指看学生怎么读书、怎么批注、怎么归纳整理、怎么做题、怎么

6、纠错、怎么记忆复>J、怎么安排自己的学习等,课堂上的少说是指不要整节课或长篇人论地讲,也不要不分主次轻重地细讲,要言简意赅地要言不烦地讲在关键处、讲在疑惑处、讲在疏忽处。同吋,要善于推己及人地想想,老师讲一节课都觉得很累,那么,学生一天至少要听6节课(45分钟×6=270分钟=4.5小时),且不准“乱说乱动”,该冇多累呀!说到这里,有老师可能会提出一个问题:课堂上不要老师讲了,那老师还会有什么作用呢?冋答是:不是老师没作用了,而是要发挥更大的作用!这里牵涉到的是教师的课堂职能转变的问题,

7、而不是要不要老师的问题,就像我们国家近些年来实行的党政分开、政事分开的管理和体制改革一样,苏0的不是取消党政干部,而是要求党政干部转变职能。如果说传统的课堂赋予老师的主要职能就是“讲”的话,那么,单元自学指导式教学要求老师要把课堂职能转变到“领”、“导”、“扶”、“促”上来。“领”,即引领,一方面把学生的兴趣、态度、情感领到学习活动中来,另一方面把学生领进知识的大门,领到思维的正路上,领着学生一步步攀上知识的高峰。“导”,即指导,首先给学生指点迷津,其次给学生指示有效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法,第三给学生

8、指出问题与不足。“扶”,即“帮助”,帮助后进生克服学上的闲难,帮助中等生提高学A)效率,帮助优生百尺竿头再进一步,帮助每个学生发现自己的长处,帮助每个学生做最好的自己,帮助每个学生走向成功。“促”,即督促,学习的性质(艰苦的脑力劳动+烦人的考试+成缋的压力)和人性的三个特点(避重就轻、避难就易、避害趋利)常常会使某个学生在某些吋候某种条件下表现出学松懈的现象,一旦不及时处理,就可能带来无法挽救的后果,所以,学生的学习永远离不开老师的督促,成功的督促能提高学生的信心,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