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章末归纳提升学案湘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章末归纳提升学案湘教版必修1

ID:27731942

大小:2.85 MB

页数:19页

时间:2018-12-05

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章末归纳提升学案湘教版必修1_第1页
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章末归纳提升学案湘教版必修1_第2页
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章末归纳提升学案湘教版必修1_第3页
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章末归纳提升学案湘教版必修1_第4页
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章末归纳提升学案湘教版必修1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章末归纳提升学案湘教版必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章末归纳提升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影响着人类的生产、生活。1.地形影响聚落的形态、密度,山区对交通线的制约作用较为明显。2.全球气候变化分为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和近现代的气候变化三个阶段,并由此影响人类生产、生活。3.不同历史阶段,人类对资源的依赖程度不同,对于自然资源应该做到可持续利用。4.自然灾害尤其是洪涝灾害对我国的影响较为频繁。专题一 影响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综合因素(加试)1.影响城市聚落分布的综合因素2.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综合因素区位因素主要影响自然因素地形平原平原区地形对线路的限制较小,

2、选线时要尽量少占耕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建设、城镇发展的关系山地线路尽量沿等高线修筑,尽量避开地形复杂的地区,在陡坡上修成“之”字形弯曲或开凿隧道水文线路应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以减少桥涵总长度地质注意避开断层地带和滑坡、泥石流多发地区,特别是开凿隧道时尽量避开断层带,从背斜部位穿越气候工程设计应特别注意沿线的暴雨、大风等出现的强度和频率,以及冻土、积雪的深度等,桥涵孔径大小、路基高低都需要根据当地暴雨强度来设计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因素合理布局交通运输网,促进沿线经济发展社会因素巩固国防、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等技术因素可使运输网伸展到更广阔

3、的范围,克服自然条件对线路建设的自然障碍和车辆运行安全的威胁【对点演练1】读“现阶段重点开发的某区域图”。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搜集相关材料,开展研究性学习。阅读下面图文材料,完成相关问题,体验研究性学习的乐趣。材料一 “茶马古道”是云南、四川与西藏之间的古代贸易通道,由于是用川、滇的茶叶与西藏的马匹、药材交易,以马帮运输,故称“茶马古道”。材料二 茶马古道路线图。(1)结合材料一,分析图乙中聚落遗址分布与河流的关系,并解释原因。(2)指出图乙中村落分布的特点并解释其意义。(3)分析图甲所在地区自然条件对古道建设的不利影响。解析 第(1)题,从图乙可知,图中聚落

4、均位于河流的凸岸处。凸岸为河流的堆积岸,水流较缓,利于居住。第(2)题,图中聚落分布于河谷地带,这是因为河谷地区自然条件较为优越,利于人类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第(3)题,甲位于我国横断山区,这里山高谷深、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对古道建设制约因素较多;同时自然灾害多发,也增加了施工难度。答案 (1)位于河流的凸岸处。由于水的惯性作用,河水不断冲击河流的凹岸,使其不断被侵蚀,而凸岸一侧则水流缓慢,泥沙不断淤积成陆,无洪涝之灾,适宜居住。(2)沿河谷分布。利于取水灌溉;河流冲积,土壤肥沃,有利于农业生产。(3)地势起伏大(或山谷相间),地质条件复杂(或喀斯特地貌发育),选线受限制

5、大(或工程量大);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频发;多暴雨、洪水等气象灾害,增加了施工难度。专题二 分析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加试)分析全球变暖的后果后果表现原因海平面上升 改变海岸线;沿海低地被淹海水升温,海水热膨胀;极地增温,冰川融化农业变化低纬度大部分国家农作物减产温度升高,蒸发加剧,干旱加重,供水不足高纬度国家农作物有可能增产温度升高,积温增加,生长期延长水资源不稳定与供需矛盾旱涝的频次、强度增加蒸发加大,改变区域降水量和降水分布格局,降水极端异常事件增加径流减少蒸发增强方法点拨:当今气候的变化趋势是变暖,评价气候变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要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进行,既要

6、运用-分为二的观点,还要坚持整体性的思想,即自然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而自然环境的变化又影响着人类的生产与生活。具体分析思路为:全球气候变化→自然环境变化→生产、生活变化→社会经济变化。例如,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岛国(沿海低地)被淹。【对点演练2】读材料,完成相关问题。材料 在全球变暖大背景下,“灭顶之灾”离我们并不遥远,20世纪全球海平面平均每年上涨1.7毫米,目前全球海平面平均高度比1870年高出20厘米。下面为格陵兰岛冰川崩裂图和全球变暖影响示意图。(1)全球变暖为何导致海平面上升?海平面上升对海岸带可能带来哪些影响?(2)全球变暖对中低纬度

7、和北半球高纬度地区的农业有何不同影响?(3)全球变暖对生态系统有哪些影响?解析 第(1)题,海平面上升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冰川融化,二是海水受热膨胀;海平面上升会对沿海生产、生活等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第(2)题,全球变暖会使高纬度部分地区适宜农业生产,增加耕地面积,但也会导致中低纬度地区粮食减产。第(3)题,全球变暖对生产系统的影响应该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进行论述。答案 (1)全球变暖会使冰川融化和海水受热膨胀,导致海平面上升。海平面上升的影响见下图。(2)一般来说,全球变暖将会使中低纬度地区受损,高纬度地区受益,但是高纬度地区耕地面积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