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洛阳市科技进步奖受理项目公示-洛阳市科技局.doc

2012年洛阳市科技进步奖受理项目公示-洛阳市科技局.doc

ID:27736810

大小:628.50 KB

页数:157页

时间:2018-12-05

2012年洛阳市科技进步奖受理项目公示-洛阳市科技局.doc_第1页
2012年洛阳市科技进步奖受理项目公示-洛阳市科技局.doc_第2页
2012年洛阳市科技进步奖受理项目公示-洛阳市科技局.doc_第3页
2012年洛阳市科技进步奖受理项目公示-洛阳市科技局.doc_第4页
2012年洛阳市科技进步奖受理项目公示-洛阳市科技局.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2年洛阳市科技进步奖受理项目公示-洛阳市科技局.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洛阳市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公报2012年期(总第二十六期)洛阳市科学技术局二O一二年四月目录一、农业·····························································()二、机械·····························································()三、材料·····························································()四、化工··································

2、··························()五、工程技术··························································()六、计算机与自动化··················································()七、医疗卫生·························································()一、农业牡丹新品种培育研究(2011)一、成果鉴定证号:洛科鉴字[2011]第01号二、主要完成单位:洛阳市牡丹研究院主要完成

3、人员:王少义李清道刘明来马卓华张焕玲樊佩荣王若晗姚俊巧魏春梅马会萍彭正锋付爱香刘莹莹李军张巧红三、立项背景牡丹号称“花王”,深受世人喜爱。长期以来,国内外牡丹研究者甚众,尤其是牡丹品种改良和育种一直是牡丹科研的主要内容。牡丹起源我国。自然诱变选种及自然杂交选育在牡丹育种的各个历史时期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极大地丰富了世界各地的牡丹品种。人工定向杂交育种工作的持续开展使目前全世界的牡丹品种达到了近2000个。目前,在诱变育种和太空育种手段尚不成熟的情况下,杂交育种仍是应用最广泛、最有效的牡丹育种手段。牡丹虽品种繁多,但也有不尽人意之处,如:花色不纯,花期较短且集中,

4、花茎较短,切花难达国际标准,有的品种还藏花、垂头等等,这些都是牡丹商品开发和产业化发展的障碍。为改变这种现状,尽快推出各具特色和特殊用途的优良牡丹新品种,丰富牡丹家族和推动产业化进程,洛阳市科技局给洛阳市牡丹研究院下达了该项研究计划,项目名称为“牡丹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开发研究”,计划编号为050228-1。四、主要技术创新点1、牡丹新品种的培育方法:利用在牡丹品种间、种间、品种群间以及牡丹与芍药间进行人工定向杂交与自然杂交选育相结合的方法培育牡丹新品种,尤其是利用具有共同优良性状的多父本进行杂交育种,减少了工作量,提高了杂交成功率和后代选择率。(21030农艺

5、学22015林木遗传育种学)2、牡丹新品种基本性状:经过十余年的培育观察、比较和评定,从数千株的杂交实生苗中共筛选出了106个优良单株,通过对其主要性状的稳定性进行多年观察后,最终选出了12个表现优良的品种被审定为牡丹新品种,并进行扩繁推广。其中:(1)按花色分为黑色系2个(墨楼镶翠、黑缎裹金),紫色系2个(紫蝶群舞、艳紫争春),粉色系1个(群英会),红色系7个(瑞丽、冠芳等),为牡丹家族增添了优良新成员;(2)按花型分为单瓣型1个,荷花型3个,菊花型5个,蔷薇型2个,台阁型1个,补充了现有品种中单瓣和复瓣类型的不足,对产品结构调整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3)

6、按花期分为早花品种3个(与‘彩绘’同期或早1—2天),晚花品种2个(与‘首案红’同期或晚1—3天)从根本上拉长了牡丹的整体自然花期,为延长牡丹的观赏期做出了贡献;(4)按用途分为有利于切花的品种5个,有利于盆栽的品种3个,为牡丹的商品应用拓宽了途径,提高了牡丹的观赏水平。五、经济效益与应用前景目前,这些新品种已于2008年分批在洛阳隋唐城遗址植物园内做示范性栽培,每年花会期间来此观赏与照相者络绎不绝,受到同行与游客的高度赞赏,同时也为其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每年有30万元—130万元的门票收入并逐年增加)。切花和盆栽品种,已在洛阳牡丹研究院进行相关实验,因其数

7、量有限,目前还未大面积推广应用。我们正在加大繁殖力度,尽快将其推向社会和市场。牡丹新品种的推出,可大大地促进牡丹科研和商品生产的发展,加快实现牡丹产业化进程,极大地提高牡丹的观赏价值,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可观的效益。冬小麦抗旱育种技术创新及洛旱系列新品种选育一、成果鉴定证号:豫科鉴字[2011]第108号二、主要完成单位:洛阳农林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主要完成人员:张灿军高海涛吴少辉邱军张学品景蕊莲曹廷杰王书子韩战敏何革命杨子光杨洪强冯伟森张园吕树作三、立项背景:我国小麦常年种植面积在3.4亿亩左右,其中近30%属于纯旱地小麦,生产状况长期的低而不稳

8、,严重影响小麦总产。而多年生产实践表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