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ID:27740950

大小:50.05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5

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_第1页
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_第2页
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_第3页
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_第4页
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摘要.•目的研宄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对于髙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60例高龄股骨颈患者,分别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及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程度、术后功能恢复状况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全髋关节置换组:轻度50例,中度25,重度5例,人工股骨头置换组:轻度50例,中度25例,重度4例;全髋关节置换组术后功能评价优良率97.0°/0,人工股骨头置换组优良率为81.0%。结论全髋关节置换与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对于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均有治疗效果,根据患者自身健康状况、经济能力、术前

2、的生活状态及预期寿命等选择适宜手术方式。关键词: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疗效股骨颈骨折主要是指股骨颈基底部位-股骨颈头颈二者交界处发生的髋部骨折,一般发病人群主要为老年人。老年人由于年龄较高,生理功能严重退化,骨质较为疏松,且常出现肌力减弱,进而造成稳定度下降,易出现跌倒等意外状况[1-2]。由于患者年龄较高,生理状态均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复位及固定难度较大,且易引发股骨头缺血坏死及其他并发症。本文旨在探讨研究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对于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选取160例高龄股骨颈股骨折患者,分别对其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及人工双极头股骨头置换术,现将总结汇报如下。1资料与方

3、法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收入的160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将其分组。全髋关节置换组:共80例患者,男性51例,女性29例;年龄分布75〜98岁,平均年龄(78.9±7.4)岁;共60例新鲜性骨折患者,20例陈旧性骨折患者;骨折分类:共40例头下型,30例经颈型,10例头颈型。人工股骨头置换组:共80例患者,男性53例,女性27例;年龄分布76〜90岁,平均年龄(77.4±7.2)岁;共55例新鲜性骨折患者,25例陈旧性骨折患者;骨折分类:共35例头下型,30例经颈型,15例头颈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对比无差异,在统计学上无意义(P〉0.05),有可比性。1.2方法[3]人

4、工股骨头置换组:指导患者取健侧卧位,由护理人员仔细消毒,于髋关节后外侧行切口,切开关节囊,若发现增生则可将其切除,直至暴露股骨头后取出,充分冲洗髓腔置入双极头人工股骨头。全髋关节置换组:手术切口基本与人工股骨尖置换术相同,仔细清理髋臼、髋盂及髋唇等处剩余的关节囊,沿外展45°、前倾15°方向使用髋臼锉磨削髋臼,仔细冲洗骨碎及骨屑,置入髋关节假体。1.3观察指标[4]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疼痛状况。疼痛程度:轻度:患者术后疼痛基本能够忍受,不影响正常睡眠;中度:患者术后可出现一定程度上的持续性疼痛,对睡眠可产生一定的影响;重度:术后疼痛无法忍受,对睡眠产生严重影响甚至无法

5、入睡者。观察并评价两组患者手术后肢体功能状况。评价:优: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为轻度,髋关节活动恢复正常水平,步行姿态正常,可独自进行穿裤子、袜子、系鞋带等简单活动,坐位时无畸形,髋关节可正常进行屈曲、外展、伸直、外旋、内旋及内收等活动;良: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位中度,髋关节活动恢复尚可,步行姿态基本正常,能够在旁人辅助下进行穿裤子、袜子及系鞋带活动,坐位时无畸形;差:上述标准均未达到。优良率=优+良。1.4统计学方法本次数据均使用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统计,通过?字2检验或t检验判断结果,P〈0.05表面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全髋关节置换组平均手术时

6、间(112.3±25.l)min,人工股骨头置换组平均手术时间(70.3±22.6)min,两组比较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明显意义(t=6.23,P<0.05)o全髋关节置换组平均术中出血量(453.0±111.2)mL,人工股骨头置换组平均术中出血量(160.0±42.3)mL,二者对比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t=12.74,P〈0.05)。2.2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全髋关节置换组:轻度50例,屮度25,重度5例,人工股骨头置换组:轻度50例,中度25例,重度4例,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见表1。2.3两组患者术后功能评价状况髋关节置换组术后功能评价优37例,

7、良60例,优良率为97.0%,人工股骨头置换组术后功能评价优26例,良55例,优良率为81.0%,两组患者优良率对比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见表2。3讨论由于高龄患者的机体随着年龄的增长,各项器官功能也随之衰退,因此,即便是较小的手术创伤也有较大的可能性对患者产生严重的影响[5]。术后尽旱下地步行,恢复患肢功能为治疗高龄患者骨折的重要目标。另外,由于高龄患者器官及代谢功能均显著减弱,因此骨折后极易产生压疮、泌尿功能感染等情况,甚至可引起死亡。由于高龄患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