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影响评价(5)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5)

ID:27743250

大小:1.71 MB

页数:52页

时间:2018-12-03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5)_第1页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5)_第2页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5)_第3页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5)_第4页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5)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5)》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章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以非污染生态评价为主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生态环境影响评价2生态影响——经济社会活动对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因子、非生物因子所产生的任何有害的或有益的作用,影响可划分为不利影响和有利影响,直接影响、间接影响和累积影响,可逆影响和不可逆影响。生态影响评价——通过定量揭示和预测人类活动对生态影响及其对人类健康和经济发展作用的分析,确定一个地区的生态负荷或环境容量。第十章生态环境影响评价29六月2021第十章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一、生态评价概述1、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指生命系统及其生存环境在特定空间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与功能的系统,如下图。生态系统按其形成和影响可将生态系统分为自然生态系统、半

2、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第一节概述29六月20213第十章生态环境影响评价2、生态评价生态评价的基本对象是生态系统,即评价生态系统在外力作用下的动态变化规律。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根据拟定的指标体系,运用综合评价的方法评价特定区域内的生态环境的优劣程度。生态评价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对人类拟议中的开发建设活动可能导致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分析与预测,并提出减少生态环境影响或改善生态环境的对策和措施。29六月20214第十章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一、生态评价概述第一节概述53、保护生态环境的基本原则保护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保持生态系统的再生产能力以生物多样性为核心缓解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沙漠化自然灾害保护特殊性目

3、标保护重要生境保护脆弱的生态系统和生态脆弱带保护地方性敏感生态目标重建退化的生态系统29六月2021第十章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一、生态评价概述第一节概述4、生态评价的任务(5)保护生存性资源(1)保护生态系统的整体性(2)保护生物多样性(3)保护区域性生态环境(4)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持生态系统的再生能力一、生态评价概述第一节概述二、生态评价的标准、范围和等级1、生态评价的标准国家、行业和地方规定的环境质量标准01环境背景值或本底值02类比标准03科学研究已阐明的生态影响阈值04第一节概述2、生态评价的范围生态评价的范围包括人类活动直接影响的范围和间接影响所涉及的范围。按照影响因子的性质评价范围动

4、物生态调查范围土壤地面水地下水生态分析范围影响分析与预测范围植被二、生态评价的标准、范围和等级第一节概述地表水系特征01地形地貌特征02生态特征03人类活动特征04确定生态评价范围时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包括:二、生态评价的标准、范围和等级第一节概述102、生态评价的范围A、必须包括所有作用因子(建设项目全过程、全部活动空间)B、必须包括全部受影响受体(受影响生态系统,可以阐明类型、组成、结构、过程、特点)C、必须包括所有影响(直接的、间接的、显在的、潜在的)(1)确定原则29六月2021第十章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二、生态评价的标准、范围和等级第一节概述11A、建设项目:时空分布B、生态系统:整体性要

5、求、相关关系C、敏感目标:保护范围与目标物要求D、地理或水文等环境界域E、技术可达性F、行政管辖界域(2)评价范围确定考虑因素29六月2021第十章生态环境影响评价2、生态评价的范围二、生态评价的标准、范围和等级第一节概述121、2、3级评价项目要以重要评价因子受影响的方向为扩展距离,分别为30~8km、8~2km和1~2km。工程影响范围:工程影响范围一般指建设项目的占地面积再向外扩展0.5~1km,得到工程影响范围。29六月2021第十章生态环境影响评价(2)评价范围确定考虑因素2、生态评价的范围二、生态评价的标准、范围和等级第一节概述3、生态评价的等级主要生态影响及其变化情况工程影响范围

6、>50km220-50km2<20km2生物群落:生物量减少小于50%23/生物量减少大于等于50%123异质性程度降低23/相对同质123物种多样性减少小于50%23/物种多样性减少大于等于50%123珍稀濒危物种消失111区域环境:绿地数量减少,分布不均,连通程度变差23/绿地减少1/2以上,分布不均,连通程度极差123水和土地:荒漠化123理化性质改变23/理化性质恶化123敏感地区111二、生态评价的标准、范围和等级第一节概述14土地沙漠化发展的生态学特征植被盖度(%)农田系统能量产投比(%)生物生产量(t/hm2·a)沙漠化程度>60>803-4.5潜在59-3079-602.9-1

7、.5正在发展29-1059-301.4-1.0强烈发展9-029-00.9-0严重29六月2021第十章生态环境影响评价15土地沙漠化程度景观判别形态特征面积年增长率(%)流沙面积率(%)程度判别1、大部分土地未见沙地,偶见流动沙点0.25以下5以下潜在沙漠化土地2、有片状流沙,灌丛沙堆,有风蚀吹扬0.26-1.06-25正在发展中的沙漠化土地3、流沙大面积分布,灌从堆集,吹扬强烈1.1-2.0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