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该如何理解中西戏剧审美差异

我们该如何理解中西戏剧审美差异

ID:27749924

大小:60.1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5

我们该如何理解中西戏剧审美差异_第1页
我们该如何理解中西戏剧审美差异_第2页
我们该如何理解中西戏剧审美差异_第3页
我们该如何理解中西戏剧审美差异_第4页
我们该如何理解中西戏剧审美差异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们该如何理解中西戏剧审美差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我们该如何理解中西戏剧审美差异摘要:中西戏剧的本体差异从确立独立性与个别性而言,显然西方以近代话剧为代表的戏剧就是以“外观”感受为主体的“外物”模仿,它主要诉之于“真”,而中国戏曲则是以“心观”领悟为主体的“心物”呈现,它主要诉之于“美”。西方话剧以故事为主,因而故事情节,情节中的人物,人物性格在情节中的展开,人物的情感在复杂故事中的层层展示等就成为主体。中国戏曲却恰恰不以故事为核心,而是特别关注如何将一个已真相大白的故事,以演员极其艰奥的童子功练就的行当程式加以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等极其复杂化的艺术呈现。不以故事呈现为核

2、心,这就带来与西方话剧表现模式极为不同的演剧方式。关键词:戏剧艺术;话剧;戏曲;中西文化比较;审美差异;文化特征中图分类号:J01文献标识码:A我们该如何理解中西戏剧的审美差异,这是近代中西戏剧发生交集以来一直让学界百感焦虑的问题,而这其中最为关键的问题就是如何理解中西戏剧的本体差异。陈建森先生认为:“古往今来,在人类文艺思想史上,中西哲人都十分重视艺术本体的研究,并随着时代生活的变迁而提出了不同的艺术本体论。既然每个历史时期都提出适合表现其时代社会进程和人的生活的艺术本体论,即表明每一种艺术本体论都有其时代的局限。”[1](P.141

3、)那么这里首先要弄清楚的是何为“本体论”,其次是何为“艺术本体论”,而从陈文的语境来看这里指的是何为“戏曲本体论”。可问题是对“戏曲本体论”的追问恰恰不是仅从认同戏曲艺术自身就能够奏效的,而必须是以西方戏剧(以话剧为核心)本体为参照才能加以界说的。所谓“本体论”(ontology)在西方哲学史中是指关于存在及其本质和规律的学说。“本体”一词来自拉丁文on(存在、有、是)和ontos(存在物)。德国经院学者郭克兰纽(1547—1628)在其著作中第一次使用了“本体论”一词,将其解释为形而上学的同义语。[2](P.35)①然而,“本体”一词

4、却起源很早。在古希腊语中“怎是”(6u0ia)就是“本体”之意。亚里士多德说:“本体亦即怎是”。[3](P.6)“怎是”(“本体”)即事物之所以成是者(tot1T1U£tuaI)。“事物之所以成是者’’即关涉事物何以可能的“终极”、“根底”问题。而在亚里士多德意义上的“终极”(他称之为“极因”)、“根底”(他称之为“物因”)都旨在求得界说最后或最初的一个“为什么”(他称为“本因”)。这即是说,作为“本体”的“怎是”,既是关涉事物之“终极”的,也是关涉事物之“开端”的。而“终极”总是由创造的“开端”所必然生成的“善”(“善”在古希腊语中即

5、匕色入0S,也即“终极”。“终极’’入os它是UTe入6Xeia[音译“隐得来希”,义为完全实现]的词根,直译为迗到终点。这个古希腊词也就是“一切创生与动变的终极”)。所以,亚里士多德非常关注“开端”,也即“起点”问题。他说:“‘怎是’为一切事物的起点。”[3](P.141)所谓“起点”即“创造的起点”。而所谓“创造”就是确立“独立性与个别性”。亚氏说:“本体主要地是具有独立性与个别性”,即“由于你自己而成为你,这就是你的怎是”。[3](P.128—129)那么,你如何成为你的怎是呢?这就要创造出使你的怎是存在、显现的形式。用亚里士多德

6、的说法,“物质以潜在状态存在,正因为这可以变成形式;当它实现地存在时,它就存在于形式。”这就是所谓“本体或形式是实现”[3](P.182—183)(在古希腊语中,“实现”即“终极”之义,即“本体”就意味着实现[终极]形式),即真正实现“怎是”,唯有形式。比如“音节”、“房屋”或“人”。亚里士多德说:“音节不仅是字母加之以组合,房屋也不仅是砖块加之以组合……因为组合或混合并不得之于那所组合或所混合的事物……人也不仅是动物加之以两脚,这必须在这些物质以外另有一些事物,这另一些事物不是元素之类也不是综合物体,而是形式本体:可是人们常常漏忘这个

7、而只举物质。假如这正是事物存在的原因,而这原因亦事物之本体……这个必须是永恒的。”[3](P.164),“物质”即材料,它只构成形式的媒介,即它是要在形式的生成中隐匿、消失掉的,我们在看某一确定的作品时,我们是见不到“物质”(或材料)的。即是说,“形式”是构成作品的至关重要的因素。按亚氏的说法,“由于形式,故物质得以成为某些确定的事物;而这就是事物的本体。”[3](P.159)亚里士多德对本体的论述有几点特别值得我们注意,一是“本体”之意即“怎是”;二是“怎是”即事物之所以成是者(“完全实现”);三是“‘怎是’为一切事物的起点。”“起点

8、’’即“创造的起点;四是所谓“创造”就是确立独立性与个别性(“由于你自己而成为你,这就是你的怎是”五是所谓“成为你”的“怎是”这就要创造出使你的怎是存在、显现的形式(“由于形式,故物质得以成为某些确定的事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