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热工程复习

供热工程复习

ID:27752137

大小:5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5

供热工程复习_第1页
供热工程复习_第2页
供热工程复习_第3页
供热工程复习_第4页
资源描述:

《供热工程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绪论1、供暖系统的组成.•热媒制备(热源)、热媒输送(供热管网)和热媒利川(散热设备)三个主要部分组成。2、供暖系统按相互位置关系分为:局部供暖系统和集屮式供暖系统按供暖系统散热给室内的方式不同分为:对流供暖和辐射供暖3、集中供热系统由三大部分组成:热源、热网和热用户1、供暖系统的热负荷:在某一室外温度tw下,为了达到要求的室内温度tn,供暖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向建筑物供给的热量。2、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是指在设计室外温度tw'下,为了达到要求的室闪温度tnz,供暖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向建筑物供给的热量Q'。3、基本耗热量:是指在设计条件下,通过房间各部分围护结构

2、(门、窗、墙、地板、屋顶等)从室内传到室外的稳定传热量的总和。4、附加修正耗热量包括:风力附加、高度附加和朝向修正等耗热量。5、稳态形式的计算:q'=KE(tn-twz)a书Pll7、室外计算温度的方法:热惰性法和不保证天数法室外汁算温度的确定通常按照连续采暖确定,若不按照连续采暖时定,则应重新确定。9、维护结构温差修正系数a值得大小取决于:非供暖房间或空间的保温性能和透气状况10、当两个相邻的房间的温差>5°C时,应计算通过隔墙或楼板的传热量11、围护结构内表面换热:自然对流和辐射对流围护结构外表面换热:强迫对流和辐射对流主要是强迫对流换热15、朝向修正耗

3、热量:是考虑建筑物受太阳照射影响而对围护结构基本耗热量的修正。它是修正的垂直的外围护结构:风力附加耗热量:是考虑室外风速变化而对维护结构基本耗热量的修正。它也是修正垂直的外围沪结构一般大T4m/s时才考虑风力附加粧热量;髙度附加耗热量:是考虑房屋高度对围护结构耗热量的影响而附加的耗热量。当房间高度大于4m吋,每高出lm应附加2%,但总的附加率不应大于15%;16、冷风渗透耗热量的影响因素:房屋高度不高时,主要是风压的作川;对于高层建筑,主要是风压和热压的作用17、冷风渗透耗热量的计算方法:缝隙法、换气次数法、百分数法缝隙法适用于多层建筑;换气次数法适用于民用

4、建筑;百分数法适用于工业建筑。19、最小传热阻:是根据维护结构内表面在满足不结露要求和室内空气温度与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差满足卫生要求而确定的外围护结构传热阻。5、几个修正系数散热器组装片数修正系数P1伉散热器连接形式修正系数P2伉散热器安装形式修正P3值考虑到整个散热量的修正(342、系统垂直失调:在供暖逑筑物内,同一竖直的各层房间的室温不符合设计要求的温度,而出现上下层冷热不均的现象,通常称作系统垂直失调3、重力循环系统上供下回式管道布置的特点:系统的供水干管必须有昀膨胀水箱方昀上升的流昀。在重力循环系统屮,水的流速较低,水平干管中流速小于0.2m/s;而

5、在干管屮空气泡的浮升速度为0.CO.2m/s,而在立管中约为0.25m/s。4、机械循环倒流式系统的特点:水在系统内的流动方向是自下而上流动的,与空气流动方向一致。对热损失大的底层房间,由于底层供水温度高,底层散热器面积减小,便于布置。当采川高温水供暖系统时,由于供水干管设在底层,这样可降低防止高温水汽化所耑的水箱标高,减少布置高价水箱的困难。倒流式系统散热器的传热系数远低于上供下回式系统。散热器的热媒平均温度儿乎等于散热器的出水温度。在相同的立管供水温度下,散热器的面积要比上供下冋顺流式系统的面积多。5、机械循环下供下回式系统排除空气的两种方式:通过顶层散

6、热器的冷风阀手动分散排气通过专没的空气管手动或自动集中排气6、系统的水平失调:在远近立处出现流量失调而引起在水平方向冷热不均的现象,称为系统的水平失调7、同程式系统的特点:通过各个立管的循环环路的总长度都相等。8、室内分户系统由三部分组成:户内系统、单元立管系统、水平干管系统单元立管系统应采用异程式立管,从其结构形式上看,同程式立管到各个用户的管道长度相等,压降也相等,似乎更有利于热量的分配,但在实际应用时,巾于同程式立管无法克服重力循环压力的影响,故采用异程式立管。12、膨胀水箱作用:用来贮存热水供暖系统加热的膨胀水量。在重力循环上供下回式系统中,排气作用

7、。另一作用即恒定供暖系统的压力。膨胀水箱连接位置:重力循环中,接在供水总立管顶端;机械系统中,接至循环水泵吸入口前;1、局部阻力法的基本原理:将管段的沿程损失转变为局部损失来计算。Cd=入1/d2、当量长度法的基本原理:是将管段的局部损失折合为管段的沿程损失来计算。1d=E(d/入当量绝对粗糙度K:室内K=0.2mm室外K=0.5nim热水在室A供暖系统管路A的流动状态儿乎都处在过渡区;水在热水网路屮的流动状态人多处于阻力平方区。5、按已知系统各管段的流量和系统的循环作川压力,确定各管段的管径。此种情况的水力计算,有时也用在己知各管段的流量和选定的比摩阻R值

8、或流速v值的场合,此时选定的R值和v值,常采用经济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