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利用物质间转化关系解决环境问题-以“改善水质”为例

教学设计-利用物质间转化关系解决环境问题-以“改善水质”为例

ID:27761038

大小:400.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2-05

教学设计-利用物质间转化关系解决环境问题-以“改善水质”为例_第1页
教学设计-利用物质间转化关系解决环境问题-以“改善水质”为例_第2页
教学设计-利用物质间转化关系解决环境问题-以“改善水质”为例_第3页
教学设计-利用物质间转化关系解决环境问题-以“改善水质”为例_第4页
教学设计-利用物质间转化关系解决环境问题-以“改善水质”为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利用物质间转化关系解决环境问题-以“改善水质”为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学基本信息课名利用物质间转化关系解决环境问题——以“改善水质”为例是否属于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否学科化学学段2016-2017年级高三授课日期2016年10月14日教材书名:化学与生活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07年2月教学设计参与人员姓名单位联系方式设计者戚娜兴华中学13810307230实施者戚娜兴华中学13810307230指导者闫花妮兴华中学13269022166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化学课程标准》指出:要使学生“正确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解

2、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实际问题,初步树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因而化学教学不仅要从生活中提出化学问题,还必须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化学的思维方式去看待分析与解决,感受到化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逐步提高实践能力。新课程背景下高考考纲要求学生要具备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化学实验及科学探究等能力。统观近几年高考题及各城区模拟题,涉及水污染处理的问题出现频率非常高,通常以具体的实例为载体,比如水体中氨氮的除去、CN-的转化等,其中涉及相关的氧化还原法、沉淀法等,这类题

3、目普遍具有的特点是:紧贴科技生产、社会生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一定的现实意义,属于热点问题。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是以改善水质的方法为知识背景,对元素化合物、物质间的转化关系等知识内容进行综合提升。本节课的理论依据是“知识问题化、问题情境化”的教学思想,通过选择合适的教学素材将教材中的教学内容转化为问题,提出问题时不仅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更要将知识转化为问题融入情境中,引领学生在一个又一个问题情境中领悟知识,达到对知识掌握和迁移的目的。教学背景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高三第一轮复习进

4、入中期阶段后,学生对元素化合物知识及物质之间转化关系都有了一定的认识,人教版选修1《化学与生活》的相关知识在近些年的模拟题和高考题中出现频率较高,能否以相关知识为探究点整合素材,帮助学生应用物质间转化关系解决生活中问题,提炼出合情合理的解题方法并学以致用,最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呢?基于此我以选修1《化学与生活》第四章第二节《爱护水资源》的知识为载体,在具体教学设计与实践中进行了思考和尝试。2、学生情况分析从知识的构成来看,通过高三第一轮前期的复习,学生已对元素化合物及物质间转化关系等基础知识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

5、,但各个知识点还是相对独立的,知识的网络性构建有待完善。因此解决譬如“改善水质”为代表的生产生活中所涉及的实际问题,通过问题驱动和多层次的探究,构建知识体系、完善化学思维模式,力图实现化学学科从基础知识到综合能力的跨越和提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从元素化合物的认识角度(类别、化合价)分析物质性质及物质间转化关系2、能运用氧化还原思想分析问题,提高给定真实情境下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和电极反应式的书写能力。3、掌握常见的污水处理的方法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污水治理方法的了解以及对物质间转化关系的应用,提高用化学思

6、想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能力。2、初步形成实际问题解决的一般思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理解化学与环境的关系,体会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保护环境方面的巨大贡献2、培养学生重视和关心环境问题的情感、态度及正确的行为模式教学重点混凝法、中和法、沉淀法、氧化还原法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教学难点给定情境下氧化还原反应物质类型的判断和方程式、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以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环节一实际问题化学问题【引入】2016里约奥运会期间,游泳池的水一夜变绿,为什么呢?【过渡】这个话题一时间引起了全世界网民的热

7、议,大家推测出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普遍认可的观点是藻类的大量繁殖。这种现象在我们生活中也常见。【展示图片】水华和赤潮【提问】水华和赤潮是什么引起的呢?看书P85回答这样几个问题:1、哪些元素是植物营养素?什么是水体的富营养化?2、为什么引起藻类的大量繁殖?3、赤潮、水华带来危害有哪些?倾听思考回答思考、教材研读、回答问题创设真实问题情境,提炼成化学问题,激发学习兴趣落实教材内容,提高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过渡】水体中的氨氮等污染物,主要来自生活污水和某些工业废水,工业上怎么处理才能减小氨氮带来的危害呢?【展示资料

8、】工业上处理氨氮废水的方法通常是先采用生物硝化法将NH4+转化NO3-,再用电解法将NO3-转化为N2【任务一】步骤Ⅰ:采用生物硝化法将NH4+转化NO3-提升从各种情景中提取信息进行分析的能力环节二水体中氨氮的去除方法生物硝化法处理废水,会导致水体pH逐渐下降,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原因【任务二】步骤Ⅱ:采用电解法将NO3-转化为N2③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一极是(填“A”或“B”)。④B极的电极反应是。【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