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胃肠间质瘤患者根治术后复发及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影响胃肠间质瘤患者根治术后复发及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ID:27763718

大小:65.2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6

影响胃肠间质瘤患者根治术后复发及预后的多因素分析_第1页
影响胃肠间质瘤患者根治术后复发及预后的多因素分析_第2页
影响胃肠间质瘤患者根治术后复发及预后的多因素分析_第3页
影响胃肠间质瘤患者根治术后复发及预后的多因素分析_第4页
影响胃肠间质瘤患者根治术后复发及预后的多因素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影响胃肠间质瘤患者根治术后复发及预后的多因素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影响胃肠间质瘤患者根治术后复发及预后的多因素分析【摘要】目的探析影响胃肠间质瘤根治术后患者复发及预后的各种危险因素。方法对我院2007年7月至2011年7月住院行根治术治疗的61例胃肠间质瘤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术后复发的各种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61例根治术后患者中40例行全胃或胃大部切除术,9例行肿瘤摘除术,7例行小肠部分切除术,3例行结肠部分切除术,2例行Dixon术。61例手术患者中57例术后随访时间均超过1年,另有4例失访,术后复发率12.3%。经Log

2、istic回归模型分析证实肿瘤恶性风险程度为重要高危因素之一。结论肿瘤恶性风险程度是胃肠道间质瘤根治术后患者复发评估时重要指标之一。【关键词】胃肠间质瘤;根治术;预后;复发;危险因素109文章编号:1004-7484-06-3092-02胃肠间质瘤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该病发病率近年呈上升趋势。目前该病最主要的治疗手段仍是手术切除。本文通过对我院2007年7月至2011年7月住院并行根治术治疗的61例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对其临床特点、治疗、预后及复发等危险因素进行了统计分析,现将结

3、果报告如下。1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61例患者中,其中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岁。平均病程12.4个月,最短3个月,最长两年。肿瘤原发于胃部,小肠,腹腔,结肠,肠系膜,直肠,盆腔。术前临床表现多样化,61例患者中48例存在腹痛、腹胀、大便性状改变等症状,14例腹部可触及包块,11例有便血、呕血症状,另有7例在体检时偶然发现。本组61例患者术前均进行了CT、B超和MRI检查,结合肿瘤的位置、大小及周边组织浸润等实际情况对部分患者进行了胃镜、结肠镜等检查,并相应进行了病理活检检查。1.2诊

4、断标准参照WHO诊断标准,61例患者均经过手术治疗以及病理诊断,全部为胃肠间质瘤。经内镜及CT扫描检查,证实为实体性肿瘤;肿瘤组织基本细胞成分符合胃肠间质瘤病理学特征;肿瘤组织酪氨酸激酶受体为阳性。纳入标准:患者多数经胃镜检查发现,存在粘膜下肿块,行常规超声内镜检查,提示浆膜下、肌肉、粘膜下实质性肿块,且边界清晰者,可确定为胃肠间质瘤。排除标准:肿瘤位于幽门管、胃底等部位行创伤较大的消化道重建手术的疑似患者。1.3治疗方法61例患者均进行了手术治疗,限期手术58例,3例由于完全性肠梗阻进行了急诊手术。其

5、中40例行全胃或胃大部切除术,9例行肿瘤摘除术,7例行小肠部分切除术,3例行结肠部分切除术,2例行Dixon术。术中严格实施根治术及无瘤技术原则,肿瘤切除边缘距离相应部位正常组织至少3cm以保证切缘阴性。所有病理标本均进行免疫组化和组织形态学检查。免疫组化检查包括CD117、CD34、S-100、Desmin、SMA及Vimentin。1.4统计学分析该病例资料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术后1年内的复发的各种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以统计学指标

6、P<0.05表示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本组患者在术后无院内死亡病例,其中1例患者全胃切除术后出现吻合口瘘,经过营养支持对症治疗后痊愈,余患者未出现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n.8天,最短1周,最长3周。61例患者术后1年内均进行了随访,除4例失访外,57例随访患者中7例出现复发,复发率达到12.3%。根据复发情况将随访对象分为复发组与未复发组,对其肿瘤恶性风险程度之间的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现肿瘤恶性风险程度是影响术后复发的重要因素之3讨论胃肠间质瘤是胃肠道最多见

7、的间叶组织来源肿瘤,其发生部位包括整个胃肠道、腹腔、肠系膜等部位。临床表现该病不具有特异性,只有肿瘤体积如果过大时才会出现消化道压迫症状,少数患者可出现消化道出血情况。该病早期诊断比较困难,采用CT、超声、内镜等检查方法对其诊断有一定的帮助,但尚不能确诊。目前该病主要治疗手段仍为手术切除。胃肠间质瘤与一般的良性肿瘤不同,其侵袭性较强,并且恶性程度越高侵袭性越强。文献报道提出手术切除范围应选择在距瘤体3-5cm的正常组织上。因此胃肠间质瘤手术治疗时应根据术中具体情况不能只单纯的行肿瘤局部切除术,而应该针对

8、性选择胃大部切除、肠段切除术等术式。应该在保障手术安全和充分考虑脏器功能的前提下考虑联合脏器切术治疗,另外注意区域淋巴结清扫也是必需的。胃肠间质瘤术后的复发高危因素包括手术操作规范与否、肿瘤周围组织侵犯情况、肿瘤恶性风险程度高低及是否存在转移等情况。但目前尚无独立的指标对术后短期预后进行预测。本研究组中61例患者均由同一组胃肠外科医师完成手术,且术中严格实施根治术及无瘤技术原则。对本研究组患者来说,术后复发因素与手术操作者的技术因素之间无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