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浅析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ID:27764603

大小:57.04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5

浅析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_第1页
浅析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_第2页
浅析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_第3页
浅析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析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秦文才(石柱县西沱中学校重庆409106)【摘要】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不断前进发展的不渴动力,是社会进步的原动力,学习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成了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课题,文章就如何培养学牛的创新能力谈了一些自己的观点。【关键词】培养;创新能力;方法创造能力是人的最高能力,创造性素质是人的最重要的素质。培养学牛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越来越紧迫的任务。培养学牛创造性素质的途径很多,课堂教学是最基木的途径。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创造性教育,教师是关

2、键,教材是媒介,教法是核心,活动是手段,氛围是条件。具体地说,就是树立一个思想,坚持两个原则,抓好四个方面。1.树立相信学牛的思想相信学牛,就是相信在他们身上蕴藏着巨大的创造潜力。相信每一个学牛都有创造能力,老师就要像地质勘探队员一样,细心勘探,发现深处的宝藏,把它们开发、挖掘出来。有了相信学生的思想,就会真正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保证学生有充分的自学的时间,思考的时间,合作学习的时间,交流讨论的时间,动手操作的时间。2.坚持两个原则培养学牛创造性的学习能力要坚持的两个原则就是:第一是师牛平等的原则,第二

3、是尊重个性的原则。1•师牛平等的原则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师牛观,在教学中,热爱、尊重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牛。师牛之间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认可、相互补充,在课堂上创造出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在交融中进行创造性的教与学的活动,才是真正高水平的教学境界。2.尊重个性的原则尊重个性,在教学中主要是尊重学牛敢于发表不同意见的创新精神。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答案;一道数学题可以有多种解法;一个知识的掌握,可以有多种学习方法。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实行三个鼓励: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鼓励学生相互争辩;鼓励学生有创造性的见解。

4、1.处理好三个关系3.1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课前,教师要弄懂一切。课上,教师要装不懂,把问题、困惑摆在学生面前,“激”他们岀学法,出思路,岀智慧。教师要为学让吋空,把尽量多的时间、空间留给学生;为学生讣舞台,把尽量多的表现机会留给学生。3.2处理好学与练的关系知识要靠一定的练习转化为能力。练什么,怎么练呢?既要讲究练的质量,又要讲究练的策略:精练、巧练、活练,以一当十的练。不搞题海战术,不搞重复练习,不靠家长帮练。3.3处理好学与评的关系学生学的情况,经常要得到来自教师的评价。教师要巧妙地运用评价,促进学生

5、的发展。4.抓好四个方面在开展创造性教学活动中,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至关重要。(一)巧用教材.启迪创造智1慧语文学科包含了丰富的创造性因素,是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能力的肥沃土壤。语文教材集中反映了人类优秀的科学文化成果,蕴含着无穷的智慧资源,具有很强的开发智力的作用。比如,课文中斗智的故事《晏子使楚》讲晏子与楚王斗智*,晏子在受到处王侮辱时,运用假言推理、演绎推理、类比推理,回击了楚王的侮辱,维护了国家尊严,表现出了过人的才智,这些讲述都赋予了学生智的启迪。(-)巧于施教,培养创造能力要让学生创造性地学,教师就

6、要创造性地教。教学的活和课堂的活,是要使课堂上呈现出教师、教材、教法、教境(教学氛围)四位一体,认知、情感、意志、能力四者和谐发展的运作过程。也就是说,兴趣的活跃一一把学生的学习情绪调动起来,讣他们求知若渴、欲罢不能;情感的活跃一一把学生的情感激发起来,让他们有充分的情感体验;思维的活跃一一把学生的思维激活起来,通过教师的激疑、设疑、导疑,促使学生思中有疑、疑中有问、问后有悟、悟后再疑,以此循环往复,不断向更深更广的知识层次开拓;自主意识的活跃一一把学生的自学劲头鼓动起来,变“要我学”“教我会”为“我要学,

7、,“我会学”。(三)合作学习,激发创造能力合作学习主要是指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形式。为了发挥合作学习对创造性学习的促进作用。我注意打好两个“基础”。一是要在自学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个人的自学质量高,合作学习的质量才会高,没有学生个人认真地自学、思考,上来就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就容易流于形式。二是要在小组充分合作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四)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拓展学生的发散思维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要重视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让学生养成求异思维、逆向思维、多向思维的习,教育学生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教师、不

8、迷信权威。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在教学生求同思维的同时,要引导学生求异思维,产生知识联想,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敢于质疑问难,异想天开,发表不同的见解,养成求异思维。3.在教学生正向思维的同时,要引导学生对问题提出假设,进行逆向推理和猜想,看是否能得出新的结论,养成逆向思维的习惯在教学生进行集中思维的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向、多途径、多层面去观察、分析、处理问题的习惯,养成多向思维的习惯。要创新,必须培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