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数学主题图的教学策略

浅议小学数学主题图的教学策略

ID:27764915

大小:5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5

浅议小学数学主题图的教学策略_第1页
浅议小学数学主题图的教学策略_第2页
浅议小学数学主题图的教学策略_第3页
浅议小学数学主题图的教学策略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议小学数学主题图的教学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议小学数学主题图的教学策略摘要不同的教材有着不同的特点,而西师版小学数学教材最大的特点就是形式新颖有着很多单元主题图。如果这些主题图运用得好,那么将会为教学提供巨大的助力。本文就如何运用主题图开展教学提出几点建议。关键词小学数学主题图西师版中图分类号:G412文献标识码:A与人教版的教材相比,西师版教材呈现内容的形式新颖。它的最大特点之一是设计了大量的单元主题图,它色彩鲜艳、形象直观、生动有趣,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活动方式和数学思想。如果我们认真去审视教材中的单元主题图,透过美丽的画面细细的品味和思考,就能发现新教材主题图的内在魅力。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

2、使用主题图,笔者做了以下尝试:1深钻课程标准,准确把握主题图的内涵西师版小学数学的单元主题图大多内容丰富,含义深切。它是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编写的,凝结了众多编者对教育的认识、对数学的理解,体现了基本的教学要求,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之一。比如一(上)第五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单元主题图,就是通过图画的方式来反映本单元的有关知识的,用小朋友常见的课间活动来呈现。如图中可以看出9个小孩在踢髓子,又加入5个小朋友。这些形象的画面本身就为学生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当我们把丰富的场景比较集中地呈现于一幅自然生态环境图之中时,必然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这么美丽而又

3、熟悉的环境中有多少人踢毬子,有多少人跳舞,有多少人踢球等这一系列问题所涉及的数都超过10,从而引发儿童的认知冲突,让儿童感受在生活中学到10是不够的。我们只有认真钻研,了解编者的设计思路,才能准确地把握主题图的内涵,这是用好主题图的前提。2把握学科特点,有效实施课堂目标我们教师一定要从数学的角度去审视主题图所呈现的内容,在教学中要多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主题图,收集出与本单元内容有关的信息,在教学中使用。比如三(上)第八单元“年、月、日”的主题图就是这样一幅信息丰富的主题图,如图。编者采用蒙太奇的手法,把几组有联系的画面组合到一起。上面是地球绕太阳转的天文现

4、象,下面是一些孩子的生活情境和讨论情境。形象地说明了这个单元的内容不仅涉及数学知识,还涉及天文知识,是数学知识和天文知识的有机结合。主题图用蒙太奇的画面提示学生学习本单元时要展开自己的想象力,用观察和想象相结合的方式学好本单元的知识。3恰当的呈现时机,可突显主题图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在教学中要仔细钻研教材,对主题图的出现时机需要再三斟酌,选择最有利于教学的时机呈现主题图,使它发挥应有的效用。比如一(下)第一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的教学。我们知道,数是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来的,又在现实生活中运用得相当普遍。所以我们对这个单元的教学要从学生具体的生活经验出发,让

5、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概念。在新课导入时,把主题图作为创设的情景运用,通过主题图的观察和讨论让学生体验100以内的数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在深入领会基础上,创造性处理主题图方法一:把平面的主题图融入到立体的生活中。教材中的主题图毕竟只是一幅平面图,只有将它融入到立体的生活中,才更利于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使学生在学知识的同时各方面能力都得到发展。如教学三(上)第108页《年、月、日》时,我们不要仅局限于主题图所提供的2009年的年历,可以提供2011年的年历,还可以在课前让学生通过询问、阅读、上网等多种途径查找资料。上课时,让学生争相展示

6、自己查阅到的资料,教师也参与其中,与学生共同研究,共同处理这些信息,让学生尽情交流信息,展示成果。方法二:通过多媒体,游戏、表演等手段使主题图化为动态。教材中的主题图、情境图都是静止的,只有结论而少了过程。在教学中,可根据实际情况或用多媒体或用游戏表演等形式将主题图所提供的内容动态化,让学生经历主题图所描述的全过程,增加实际体验,切身感受数学的奇妙与无处不在。比如教学六(上)第二单元“圆”时,教师让学生用一大一小两个铁环滚动体会周长,课件呈现圆的面积转化,使得静止的图画变成直观的动态,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数学单元主题图来源于现实,扎根于生活,从现实生活中提取学

7、生学习的素材,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需要,促使学生建构、理解数学知识。我们在处理时要准确理解编者意图,把握学科特点,就可以更有效地利用好数学单元主题图,服务我们的数学学习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