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曲线的定义和标准方程教学案

双曲线的定义和标准方程教学案

ID:27765348

大小:65.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05

双曲线的定义和标准方程教学案_第1页
双曲线的定义和标准方程教学案_第2页
双曲线的定义和标准方程教学案_第3页
双曲线的定义和标准方程教学案_第4页
双曲线的定义和标准方程教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双曲线的定义和标准方程教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精品Word格式资料圆锥曲线教案双曲线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教案 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熟记双曲线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理解双曲线的定义,双曲线的标准方程的探索推导过程.2.在与椭圆的类比中获得双曲线的知识,培养学生会合情猜想,进一步提高分析、归纳、推理的能力.3.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精神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与难点双曲线的定义和标准方程及其探索推导过程是本课的重点.定义中的“差的绝对值”,a与c的关系的理解是难点.教学过程师:椭圆的定义是什么?椭圆的标准方程是什么?(学生口述椭圆的两个定义,标准方程,教师利用投影仪把椭圆的定义、标准方程和图象放出来.)师:椭圆的

2、两个定义虽然都是由轨迹的问题引出来的,但所采用的方法是不同的.定义二是在认识上已经把椭圆和方程统一起来,在掌握了坐标法基础上利用坐标方法建立轨迹方程.这是通过方程去认识轨迹曲线.定义中设定的常数2a,

3、F1F2

4、=2c,它们之间的变化对椭圆有什么影响?生:当a=c时,相应的轨迹是线段F1F2.当a<c时,轨迹不存在.这是因为a、c的关系违背了三角形中边与边之间的关系.师:如果把椭圆定义中的“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的和”改写为“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的差”,那么点的轨迹会怎样?它的方程又是怎样的呢?(师生共同做一个简单的实验,请同学们把准备好的实验用具拿出来,一起做实验.教师

5、把教具挂在黑板上,同时板书: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之差为常数的点的轨迹是什么曲线?边画、边操作、边说明.)师:做法是:适当选取两定点F1、F2,将拉锁拉开一段,其中一边的端点固定在F1处,在另一边上截取一段AF2(<F1F2),作为动点M到两定点F1和F2专业整理精品Word格式资料距离之差.而后把它固定在F2处.这时将铅笔(粉笔)置于P处,于是随着拉锁的逐渐打开铅笔就徐徐画出一条曲线;同理可画出另一支.如图2-36.师:通过这个实验,你们发现了什么?生:所画的曲线不是椭圆,是两条相同的曲线,只是位置不同.其原因都是应用“平面内与两个定点的距离之差

6、MF1

7、-

8、MF2

9、(或

10、MF2

11、

12、-

13、MF1

14、)是同一常数的条件画图的.师:所画出图象与椭圆完全不同,能说出属于哪一类曲线吗?生:属于双曲型曲线.师:很好!我们把这类曲线就叫做双曲线.我们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

15、MF1

16、和

17、MF2

18、哪个大?生:不一定.当点M在双曲线右支时,有

19、MF1

20、>

21、MF2

22、,当点M在双曲线左支时,

23、MF1

24、<

25、MF2

26、.师:2.点M与点F1、F2距离之差是否就应是

27、MF1

28、-

29、MF2

30、?生:未必是.也可以是

31、MF2

32、-

33、MF1

34、.师:如何表示这两种情况?生:若要同时表示这两种情况,正确的表示是应

35、

36、MF1

37、-

38、MF2

39、

40、.无论哪种情况总是成立的.师:3.点M与点F1、F2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与

41、F1F2

42、

43、的大小关系怎样?生:由三角形的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可知,应是小于

44、F1F2

45、.否则作不出图形.在上述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概括出双曲线的定义,教师板书课题.专业整理精品Word格式资料(学生试叙述,教师协助完成.)一、双曲线的定义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是常数2a(a>0且小于

46、F1F2

47、)的点的轨迹叫做双曲线.这两个定点叫做双曲线的焦点,这两个焦点间的距离叫做焦距,记作2c(c>0).通过学生自己动手画图,得到了双曲线定义,同时进一步让学生在实验中观察定义中两个常数间大小关系对于动点M的轨迹的影响.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求知的渴望.师生共同归纳:师:由定义知

48、

49、

50、MF1

51、-

52、MF2

53、

54、=2a,

55、F1F2

56、=2c,并设动点为M,请大家讨论以下几个问题:(1)当0<a<c时,动点M的轨迹是什么?学生略思考一下,回答出是双曲线.(2)当a=c时,动点M的轨迹是什么?分析 若a=c,也就是

57、

58、MF1

59、-

60、MF2

61、

62、=2a=2c,如图2-37所示:可以看出,动点M的轨迹是分别以点F1、F2为端点,方向指向F1F2外侧的两条射线.(3)当a>c>0时,动点M的轨迹是什么?由前面归纳已知动点M的轨迹不存在.这是因为a、c的关系违背了三角形中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的性质.二、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师:现在来研究双曲线的方程.我们可以参照求椭圆的方程的方法来求双曲线的方程.首先建

63、立直角坐标系,即以两定点连线为x轴,两定点的垂直平分线为y轴.然后,观察双曲线的特征,猜测双曲线方程的结构与椭圆方程的结构是否有类似之处?(如图2-38)专业整理精品Word格式资料当点M移动到x轴上点A1、A2时,如何求点A1、A2的坐标?生:点A1、A2是关于原点对称的,所以

64、A1A2

65、=

66、F1F2

67、-

68、F1A1

69、-

70、F2A2

71、=

72、F1F2

73、-2

74、F2A2

75、=

76、F1A2

77、-

78、F2A2

79、=2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