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雪图优秀教案反思

瑞雪图优秀教案反思

ID:27768581

大小:103.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2-05

瑞雪图优秀教案反思_第1页
瑞雪图优秀教案反思_第2页
瑞雪图优秀教案反思_第3页
瑞雪图优秀教案反思_第4页
瑞雪图优秀教案反思_第5页
资源描述:

《瑞雪图优秀教案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瑞雪图》教材说明    《瑞雪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第七册第十二单元的精读课文,本课用生动、优美的语言为我们勾画了一幅瑞雪图:描述了胶东半岛的第一场雪,雪前、学中和雪后的美景。同时,文本产生的特殊年代,还赋予了文本自身独特的人文内涵――本文写于1962年,当时我国连续几年遭受自然灾害,粮食歉收,人们都期盼丰收年的到来。因而,一场及时的大雪也给胶东半岛上的人们带来了吉祥、幸福和喜悦。教学前测:《瑞雪图》预学单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大多十岁左右,他们对一切事物充满好奇心,有较强的求知欲。在学

2、习活动中他们思维活跃,接受事物较快,其有意注意和主动探究问题的意识有所增强,能努力探索问题的结果。在言语发展水平由口头言语向书面言语过渡。小学四年级以后,他们的书面言语水平逐步得到发展。阅读能力也由朗读向默读发展。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感受雪大、雪美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期盼、喜悦之情,感悟“瑞雪丰年”的丰富内涵。2.联系上下文,抓重点段落,理解“瑞雪、极目远眺、粉妆玉砌、万籁俱寂”等词语,品味重点语句......,训练学生批注能力,并感悟本文动静结合、由远及近的写作方法。3.读写结合,表现雪的大与美,尝试读出

3、期盼、喜悦之情,写出当时自己的心情。教学重点:通过品词赏句,了解雪大、雪美的特点,感受作者的期盼、喜悦之情,并用朗读表现。教学难点:感悟作者的期盼、喜悦之情,理解“好一幅北国寒冬瑞雪丰年的图画”的含义。教学过程:一、回顾课文,导入新课1.师:孩子们,上节课我们初学了课文,学习了生字,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齐读)《瑞雪图》2.师:这些词你们认识吗?如果认识就请读出来:出示词语;注意砌、似读音;眺:换偏旁组新字;辨别:即使、既然;副、幅【此环节设计的目的、效果:课标中指出“识字是阅读的基础。”用多种方法复习识字

4、,既能把枯燥的识字教学变得有趣,又能让学生感到易记易学,同时为解决课文的阅读夯实了基础。】师:大家掌握的非常好,那能不能根据提示回忆一下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瑞雪图》这篇课文按照、和的时间顺序,描写了这场雪的和。【此环节设计的目的、效果:根据提示让学生尝试回忆了文章,概括主要内容。】师:上节课我们还保留了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作者要称这场雪为“瑞雪”?这节课我们将再次走进峻青先生的散文《瑞雪图》,了解“瑞雪”更深层次的含义。......【此环节设计的目的、效果:带着疑问,导入本课教学】一、精读品悟,走进文本师:一

5、说起雪,生活在北方的我们并不陌生,而关于雪的诗句定能马上涌上心头:柳宗元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江雪》中的寂静美景如立眼前杜甫《绝句》中的: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透过窗子看到那千年白雪,入情入景。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那在塞北大雪纷飞中惜别友人的场景历历在目。【此环节设计的目的、效果:创设情境,结合学生预学补充诗句,从情境中引出本科描绘雪的内容。】(一)体会下雪时的景象。师:那我们来看看书中又是怎样描绘这场雪

6、的。默读课文第3自然段,哪些描写下雪时的词句让你感受最深,把它画下来。试着用一个字(词)批注你的感受,再有感情地读一读。学生自由默读批画,教师巡视。(1)体会“簌簌落落”含义,感受雪大且美。生读:不久,雨住了,风停了,就只有那大片大片的雪花,从彤云密布的天空中,簌簌落落地飘将下来。谈谈你的感受。那“簌簌落落”什么样呢?我们来想象一下。你能用上老师给你的这些词语中的一个来说说吗?不久,雨住了,风停了,就只有那大片大片的雪花,从彤云密布的天空中,“像(仿佛若如)……”飘将下来。回读句子,读出“簌簌落落”的样子..

7、.....【此环节设计的目的、效果:通过默读、批注感受,让学生初步获得情感体验,而照样子补充句子的想象读,更激发阅读兴趣,感受语言的优美,获得思想启迪。提高和培养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理解能力。】师:还有谁想说说你批画的句子。(2)通过声音体会雪大:夜里,冬天的山村,万籁俱寂,只听到那大雪不断降落的沙沙声和树木的枯枝被积雪压断了的咯吱声。生读:师: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并且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从哪感受到的?抓词语:万籁俱寂、沙沙声、咯吱声看看老师及学生的批注:实物投影,感悟批注方法【此环节设计的目的、效果:结合词语理解

8、,感悟句子,用朗读表现。而强调批注的方法,更是在平时的教学中渗透方法的学习。】(二)感悟雪后的景象。师:这样一场大雪整整下了一夜,那雪后又是怎样一番景象?请同学们用刚才的方法来继续学习第4自然段,谁还记得我们刚才是怎么学的?生:先读,再画,接着批注,最后在朗读。板书:读画批朗读学生自由默读批画,教师巡视。【此环节设计的目的、效果:回忆、巩固学生自学方法,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学生汇报交流。1.生读推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