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语文练习册古文翻译

七下语文练习册古文翻译

ID:27779555

大小:1.01 MB

页数:25页

时间:2018-12-06

七下语文练习册古文翻译_第1页
七下语文练习册古文翻译_第2页
七下语文练习册古文翻译_第3页
七下语文练习册古文翻译_第4页
七下语文练习册古文翻译_第5页
资源描述:

《七下语文练习册古文翻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译文:再向北走二百里,有座山叫发鸠山,山上长了很多柘树。有一种鸟,它的形状像乌鸦,头部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名叫精卫,它的叫声像在呼唤自己的名字。传说这种鸟是炎帝小女儿的化身,名叫女娃。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泳,被溺死再也没有回来,所以化为精卫鸟。经常口衔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浊漳河就发源译文:再向北走二百里,有座山叫发鸠山,山上长了很多柘树。有一种鸟,它的形状像乌鸦,头部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名叫精卫,它的叫声像在呼唤自己的名字。传说这种鸟是炎帝小女儿的化身,名叫女娃。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泳,被溺死再也没有回来,所以

2、化为精卫鸟。经常口衔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浊漳河就发源译文:再向北走二百里,有座山叫发鸠山,山上长了很多柘树。有一种鸟,它的形状像乌鸦,头部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名叫精卫,它的叫声像在呼唤自己的名字。传说这种鸟是炎帝小女儿的化身,名叫女娃。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泳,被溺死再也没有回来,所以化为精卫鸟。经常口衔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浊漳河就发源于发鸠山,向东流去,注入黄河。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

3、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翻译:孔子向东游历,见到两个小孩在争辩,就问他们在争辩的原因。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近,而到正午的时候距离人远。”另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远,而到正午的时候距离人近0—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升起的时候大得像车盖。到了正午就像圆盘一样大,这不是远的小而近的大吗?”另—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很清凉,到了中午的时候就像把手放进热水里一样烫,这不是近的热而远的凉吗?

4、”孔子不能决断。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见多识广啊?”词语解释(1)辩斗:辩论,争论原因,缘故以为,认为(2)故=(3)(4)始刚刚,才(5)去:(6)日中=中午(7)车盖:古时车上的篷盖,像雨伞一样,呈形。(8)及:到了。(9)则:就故物体的器(10)孟:盛(11)(12)沧沧凉凉=阴阴冷冷,天气凉爽的样子。(13)探汤:把手伸到热水里去。意思是天气很热。(14)决=裁决判断。(15)孰:谁,哪个。(16)汝:你(17)汤:热水。告诉我们的道理=1,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会得出不同的结古人敢于大胆质疑以及孔子确实不愧为圣人:敢于承认自己的

5、无知。一般被捧得很高的人很难做到他这样,遇到以上这样的情况,也多半是顾左右而言他,以掩饰自己的无知。圣人的风采的确永远值得我们景仰和佩服!原文]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注释】1.晋平公:春秋时期晋春秋时代2.师旷:乐师。他双目失明,对音乐有极高的造诣。3.暮:本来是“天晚”的意思,这里作“晚了”讲。4.炳烛:点燃烛古无蜡烛

6、,称火炬为烛炳:点。5.戏:戏弄6.臣:臣子对君主的自称。7.瞎眼的臣子:师旷眼瞎,所以这样自称。8.光:这里指阳光。9.烛之明:孰与昧行乎:点上烛火照明比起在黑暗中走路,究竟哪个好呢?昧行在黑暗中走路。10.善哉说得好啊!11.孰与:相12.昧行:在黑暗中行走昧,暗。[译文]晋平公对师旷问道:“我已经七当于“比怎么样”十岁了,想要学习,但是恐怕已经晚了。”师旷答说:“为什么不把蜡烛点燃呢?”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人来戏弄君主的呢?”师旷说:“瞎眼的我怎么敢戏弄君主呢?我曾经听说:少年的时候喜好学习,如同初升太阳的阳光一样;中年的时候

7、喜好学习,就像正午太阳的阳光一样;晚年的时候喜好学习,就像把蜡烛点燃一样明亮,点上蜡烛和在黑暗中走路哪个好呢?”平公说:“讲得好啊!”[阅读提示]文中的晋平公年欲七十想要学习,恐怕为时已晚,而师旷却劝他炳烛而学接着师旷又打了三个比喻年少时喜欢学习,好像是太阳刚刚出来时的阳光;壮年时喜欢学习,好像是正午的阳光,老年时喜欢学习,好像是点燃蜡烛照明时的光亮。师旷很巧妙地点明老年时读书虽然赶不上少年和壮年时,但与摸黑走路相比较,还是好得多。从而成功地说服了晋平公,达到了劝学的目的。[道理]活到老,学至1J老。告诫人生学无止境,任何时候都应该抓

8、紧学习。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道理就是这么来的。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抓紧学习。即“?白“2.3.坠,两手攀楣,兢兢握自分失手,必坠深渊。过者告曰:“毋怖第放下即实地也。”盲子不信,握木盾号。久之力惫,失手坠地,乃自哂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