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河岸看苏童小说对人生困惑关注

从河岸看苏童小说对人生困惑关注

ID:27785833

大小:198.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06

从河岸看苏童小说对人生困惑关注_第1页
从河岸看苏童小说对人生困惑关注_第2页
从河岸看苏童小说对人生困惑关注_第3页
从河岸看苏童小说对人生困惑关注_第4页
从河岸看苏童小说对人生困惑关注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河岸看苏童小说对人生困惑关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从“组织人”到“创业者”:媒体从业者职业图像的变迁日期:2014-08-08作者:张煜麟来源:《新闻记者》2014年第8期   【本文提要】随着当代新传播科技与弹性劳动就业趋势的兴起以及“自媒体”的盛行,媒体从业者的职业图像正面临剧烈冲击。传统上受雇于媒体机构的“组织人”职业图像,正逐渐往“创业者”的图像进行转向。本文呼应上述职业图像转型的潮流,尝试通过对“过往媒体创业现象”的梳理、“媒体创业者”意涵的讨论,以及“媒体创业者的分类”等内容的论述,协助媒体从业者认识“创业者”之职业图像的意涵与重要性。  【关键词】媒体从业者媒体创业职业图像弹性劳动 【中图分类号】G214  回顾新闻业

2、的发展史,20世纪初独立报人的消逝,以及国际新闻通讯社与大型报业集团的兴起,意味着现代新闻业的发展进入以“企业经营”与“市场经济”为主导的时代。因此,长期以来,对于媒体从业者而言,以受雇于事业体的“组织人”思索自身如何在市场经济中发挥舆论影响力,以促进社会发展,可谓是以“新闻专业”为志业的新闻媒体从业者,毕生所追求的职业图景。  21世纪以来,新媒体与社交媒体快速攫获阅听者的兴趣,传统大众媒体随即丧失优势,新闻从业者也面临剧烈冲击,受雇于新闻媒体机构的“组织人”职业图像,迅速转变出“自我雇用者”(selfemployee)、“自由工作者”(freelancer)与“文化创业者”(cul

3、turalentrepreneur)等职业角色身份,在弹性劳动的潮流下,媒体从业者即“媒体创业者”(mediaentrepreneur)的职业图像,已然成为新的发展趋势。  事实上,早从上世纪90年代起,受到“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的影响,欧美影视产业的劳动结构,即出现向“液态化”发展的现象。这其中,随着“非典型雇用”与“自我雇用”,成为雇用关系的常态,媒体工作的稳定性开始大幅降低。各类媒体工作,如图书出版编辑、影像后期制作与文案制作等媒体从业者,均面临高度的就业不确定性与劳动风险。①于是,关心媒体发展的研究者开始思索,如何协助媒体从业者提升就业率,培养其创新能力,并进而激发其开创文创事

4、业或新媒体的潜能,以开展个人职业生涯。  近年,因应新媒体与新闻学实务的转型,当代美国新闻传播学者也提出“创业新闻学”(entrepreneurialjournalism)的论述,强调新闻媒体从业者应整合独立创业的能力。②因此,本文尝试通过对“过往媒体创业现象的观察”,“媒体创业者意涵”的讨论,以及“媒体创业者的分类”等内容的论述,协助当代媒体从业者认识与理解“创业者”之职业图像的意涵与重要性。一、媒体创业与媒体生态的关联  传播研究领域甚少从“创业者”的观点勾勒媒体从业者的职业图像,但是“媒体创业者”的存在,却是早从大众传播事业兴起之时即已存在的事实。.页脚....  以通信业发展史

5、为例,美国电报事业兴起初期,曾出现过大量的早期创业者。19世纪50年代初,美国电报业尚处在产业规范不明,同行恶性竞争的时期,许多创业者为了能够出售股份获利而经营此业。不过当时重复架设线路的状况亦造成线路相互干扰,通信屡屡中断的问题。其后,经过10年的混乱,1866年美国西部联合公司(WesternUnion)通过产权和专利权的持有,以及签署独家契约等策略,成功击垮所有竞争对手,建立横跨美国东西岸的电报网。③有趣的是,这段从竞争到独占的美国早期电报业发展史,不仅开启了百年来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体发展的序曲,更成为传播史上媒体创业现象的第一波事件。  类似于电报产业的发展,紧接着电话的发明也

6、同样引发媒体创业现象。1876年,亚历山大·贝尔(AlexanderBell)在庆祝美国国庆100周年的世博会上,展示了改变人类通讯文明的“电话”媒体。讽刺的是,这项划时代的发明,在当时被认为只是一项有趣的科学玩具,贝尔本人也认为这项发明的商业价值并不太高,在申请电话的专利时,仅标价10万美元。然而,两年后的1878年,当西部联合公司愿意出2500万美元购买此项专利时,贝尔本人已对出售这项专利不感兴趣。因为,此时他应用这项“电子玩具”的专利,创建了贝尔电话公司,成为新传播科技的创业者。④  除了新传播科技的出现可能引发媒体创业现象之外,规范媒体生态法规的解除也常带来媒体创业现象。举例而

7、言,1995年美国政府决定让互联网走向私有化经营;加上1996年美国通信法案取消电信业与有线电视系统跨业经营的限制之后,引发了一波近代最为盛大的互联网媒体创业热潮。  此外,台湾报业也曾因管制的解除,引发报社登记数量倍增,出现创业热潮的现象。1988年,台湾报业解除经营登记管制,以当年为例,报社登记总数从管制前的31家,激增到122家,1990年底倍增到211家,⑤虽然这些倍增的报社登记数中,许多业者仅登记却未运作,不过这种短期内出现大量新创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