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的推进策略和思考

新课程改革的推进策略和思考

ID:27796978

大小:55.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06

新课程改革的推进策略和思考_第1页
新课程改革的推进策略和思考_第2页
新课程改革的推进策略和思考_第3页
新课程改革的推进策略和思考_第4页
新课程改革的推进策略和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课程改革的推进策略和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课程改革的推进策略和思考鹿泉市是河北省首批唯一课改实验区。2004年,我们接收了第一批初中课改新生。为了既能保住初中课改带给孩子们的灵性,又能保住鹿泉一中“石家庄高中教学质量先进单位”的牌子,2004年至2009年的5年间,我们在全省尚未进行新课程改革的时候,在没有同行者,没有政策支持、没有前车之鉴的情况下,利用传统教材,对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教学进行了艰难的探索,构建了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小组学习方式为基础的“八环节学案型教学模式”,并且建立了“校本研讨”“校本培训”等有效教学的支撑体系。一、坚定信念理念不会轻松地、自动地转化成行动。领导层,特别

2、是一把手,必须有信念。领导是决策者,要承担风险。如果只是停留在理念层面,就不会有行动。即使有行动,也是患得患失,左右摇摆;或者是表面应付,实际不动。如果有了信念,新课改就会成为一种迫切的需要,就会成为一种执着的追求,就会义无反顾,就会勇往直前。我们这么多年之所以能够一直坚持下来,就是得益于领导层对新课程改革有坚定不移的信念。管理层必须有理念。如果没有理念,思想上不认同,会影响一批人。只要有了理念就能够行动。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他们会逐步认识到课程改革的价值,最终理念就变成了信念。执行层重在执行;在执行中建构、体验、转变观念,更新理念,树立信念。

3、学校的新课程改革不必等这部分人更新了理念树立了信念才开始行动。因此,新课改的关键是领导层特别是一把手的信念和决心。二、模式启动模式是一种融入了特定教育理论和教育理念的导引性规范。在新课改初期,由于没有经验可循,没有操作范式,没有切入点,不知道抓什么,如何抓,模式正好能够起到这个作用。构建教学模式需要在专家的指导下,结合校情、教情和学情,制定一种环节简明、操作性强的教学模式,这样,课程改革就有了切入口,同时也明确了一种标准和操作范式,使操作者有章可循。这样可以避免无所适从,也能够防止有的教师寻找借口回避改革。2007年,我们在中央、省、市教科所的指导

4、下,构建了“八环节学案型教学模式”,明确了课堂教学的操作步骤和标准,保证课堂教学的改革落到实处。无模式会无所适从,唯模式会墨守成规;有模式又不唯模式,才是正道。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的水平和能力的提高,就可以在原有模式的基础上进行深化研究和模式创新,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最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我校在实践“八环节学案型教学模式”的过程中,逐渐发现了它的弱项。尽管“八环节”强调要“备”学生,但是由于没有规范和标准,难以落实,于是我们在“自主合作”与“展示交流”两个环节中间加了“师生共备”这一环节,这样,弥补了“八环节”了解学生不足的短处,落实的“

5、备学生”的设想;同时,使课堂教学有了共同的起点,避免了个性化的问题占用全体学生时间造成浪费,提高了课堂效率。三、全员参与新课程改革归根结蒂是课程文化的改革。文化是在全体参与者共同作用、相互影响下形成的、并且被大多数参与者认可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所有人都参与就没有了退路,只有前进这一条路。这时大家面临共同的问题和困难,就会共同克服,共同建构,共同进步,这样更容易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更有利于学校新课程文化的建构。2007年,我们建构成“八环节学案型模式”的之后,有人主张先在4个班搞一下实验,我们没有采纳,而是在06级30个教学班中全面推开。如果

6、搞实验班,就会有对比,在[1][2][3]下一页新课程文化尚未主导校园的时候,这种对比,往往会把新课程改革比下去。因为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不是高分数,而是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学生的全面发展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评价模式。另外,实验班的工作是开创性的,充满了疑问和困难,而非实验班是传统的,驾轻就熟,游刃有余,而且分数也不低。在新课程的评价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的时候,这种对比,会葬送掉课改,会出现传统复辟。革命比改良的代价小,效益好。推进课改就像三年大变样,大拆小麻烦,小拆大麻烦。四、校本建构由于课程文化具有不可移植、不可复制的文化特性,再先进的教育理念,如果没有

7、教师自身的消化、建构过程,也不会取得预期效果,有时可能欲速不达。因此,必须进行全员参与的校本建构,才能建构起符合本校实际、具有本校课程文化特性、能够支撑本校新课改顺利实施的学校文化环境。初级阶段是不可跨越的。世界100米冠军是爬出来的。没有爬就不会走,没有走哪来跑?爬不好,走不好,肯定跑不好。这就是“爬跑理论”。现成的课改理论不好用,别人的经验不管用;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只有在经验中才能提升自己的能力。110米栏世界冠军刘翔起跑、跨栏时,双腿双臂的姿势、角度是可以学成的,但肌肉的爆发力、张力,想借来是不可能的。“练武不练功,等于一场空

8、”,学来别人的一招两式,如同梁山“白衣绣士”王伦的花拳绣腿,没有“内功”,不管用。在推行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这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