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考民法学讲义:民事法律关系

司考民法学讲义:民事法律关系

ID:27797646

大小:87.0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8-12-06

司考民法学讲义:民事法律关系_第1页
司考民法学讲义:民事法律关系_第2页
司考民法学讲义:民事法律关系_第3页
司考民法学讲义:民事法律关系_第4页
司考民法学讲义:民事法律关系_第5页
资源描述:

《司考民法学讲义:民事法律关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司考民法学讲义:民事法律关系司考民法学讲义:民事法律关系。2014年司法考试备考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中,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进行复习,法律教育网的小编将司法考试中涉及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进行了整理,希望考生认真阅读。精彩链接:司考民法学讲义:民事法律关系司考民法学讲义:民法的基本原则司考民法学讲义:民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2014年司考民法:支配权一、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征1、概念民事法律关系是由民法规范调整的、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它包括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2、特征(1)调整的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2)民事法律关系的方生、变更和消灭,大多取决于民事主体的意思,二不是由法律直接规定所

2、发生。(3)民事法律关系的保障措施具有补偿性。3、不属民法调整的:(1)恋爱关系:约会、婚约、定情约定等恋爱行为民法不调整,但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损害的除外。.页脚.....(2)亲情关系:帮助看护小孩或老人等,但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损害的除外(3)好意施惠关系、社交。又称情谊关系,泛指不能在当事人之间产生合同权利义务关系的约定。下列"无偿"约定属于好意施惠关系:①搭便车;②乘客叫醒另一乘客到站下车;③顺路代为投递信件;④邀请参加宴会、舞会、郊游。⑤请吃饭、看电影、干妈与义父等关系,但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损害的除外。【题例】(06·卷三·单·1)(4)合同界域之外的约定。

3、有些约定貌似合同,但是按其性质不适宜采用合同法调整或者以合同法调整将产生不公正的结果的,这些约定属于"合同界域之外"的约定,不属于法律事实,不产生合同法上的法律效果。例如:甲男与乙女同居期间郑重约定,乙女应当按时服用避孕药。乙女想生一个小孩,籍此"抓住"甲男,因而偷偷停服药物。乙女生下小孩后,甲男与乙女分手,法院判决甲男支付小孩的抚养费,甲男则诉请乙女赔偿自己因支付抚养费所受的损失,因为乙女违反了双方的约定。根据民法理论,甲男与乙女之间的约定涉及到"最为隐秘的个人自由领域",这个领域是不容通过合同予以约束的。即便当事人具有受约束的意思,也不成立有效的合同。因而,甲、乙之间的约定属于"合同界

4、域之外的约定",不构成合同,甲男不得诉请乙女承担违约责任。再比如:A、B、C、D和E五人约定,每人每周各出10元钱,交给E购买彩票,并选择五人事先确定的号码。一次,E因为过失没有去购买彩票,无巧不成书的是,他们事先确定的号码这次却中了一等奖,奖金高达100万元。A、B、C、D起诉,要求E赔偿其各自应得的奖金。根据民法理论,五人的约定亦属于"合同界域之外的约定",E无须对其余四人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二、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民事法律关系由主体、客体和内容三部分构成。1、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1)概念.页脚.....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简称民事主体,是指民事法律关系中享受权利、承担义务的参与者、当事人

5、。民事法律关系在什么人之间发生,谁是权利义务的承受者,都涉及到民事主体问题。(2)民事主体参与民事法律关系还取决于能力,民法将此能力分解为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A、民事权利能力,是能够参加民事活动,享有民事权利和负担民事义务的法律资格。B、民事行为能力,是通过自己行为取得民事权利和负担民事义务的资格。(3)民法承认的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主要是自然人和法人。A、自然人是因出生而获得生命的人类个体,是与法人相对应的概念;B、法人是法律拟制的"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C、国家有时也直接参与民事活动,但基于民事主体的平等性,国家出现在民

6、事活动中时,其身份只是公法人。D、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个人合伙也可以成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存在。但是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他们实际上不是完全独立的民事法律关系主体,而是作为公民的具体形态出现的,是相对独立的民事主体。2、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1)物A、物是能满足人的需要,能够被人支配或控制的物质实体或自然力。B、民法上的物虽具有物理属性,但与物理学意义上的物不同,要求有可支配性、存在性和效用性。.页脚.....C、物在民法中具有重要意义,大多数民事法律关系与物有密切联系,有的以物为客体,如所有权、担保物权等,有的虽以行为为客体,但仍以物为利益体现,如交付物的买卖合同(2)行为A、特指能满

7、足债权人利益的行为,通常也称给付。B、行为主要是债这一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因为债权是请求权,债权人只能就自己的利益请求债务人为给付,如交付物、完成工作,而不能对债务人的物或其他财产直接加以支配。(3)智力成果A、智力成果是人脑力劳动创造的精神财富,智力成果是知识产权的客体,包括文学、艺术、科技作品、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以及商标等。B、知识产权保护的不是智力成果的载体,而是载体上的信息,载体本身属物权保护对象。3、民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