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的德育思想及启示

陶行知的德育思想及启示

ID:27802075

大小:53.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06

陶行知的德育思想及启示_第1页
陶行知的德育思想及启示_第2页
陶行知的德育思想及启示_第3页
陶行知的德育思想及启示_第4页
陶行知的德育思想及启示_第5页
资源描述:

《陶行知的德育思想及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陶行知的德育思想及启示【摘要】陶行知(1891-1946)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他一生从事过很多教学实践活动,形成了丰富的教育理论。德育思想居于陶行知教育思想的首位,是其教育理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德育思想源于实践,并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具有实践性、进步性和人民性,对于当今道德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分析了陶行知德育思想的基本内容,指出陶行知德育思想的启示。【关键词】陶行知:徳育思想;启示刖吕陶行知是一位具有世界影响的著名教育家。他一生致力于中国人民的教育事业,给我们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教育思想。在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中,德育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他认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

2、本一坏,即使你有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为非作恶愈大。陶行知一方面批判继承了我国道德教育的优秀传统,另一方面吸收融化了西方现代德育的先进理念,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的徳育理论与实践不断进行了回眸和前瞻,创立起一种既适合中国国情又符合现代社会发展潮流的徳育思想理论。他的德育思想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革新精神、民族特色,是与具有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息息相关的德育理论。学习研究陶行知德育理论,对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德育科学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重大的理论现实意义。一、陶行知德育思想的基本内容(-)德育目的思想1•“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

3、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曾对道德教育的培养目标发表了许多意见,他从社会对人的品德耍求和人口身全面发展的需耍出发,在吸收古代传统德育的合理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教人求真”,“学做真人”的德育目标。1943年,陶行知在广东百侯中学复校十周年的贺词中说道:“千教万教兮,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兮,学做真人”。他主张“真理是老师”,先生要“千教万教教人求真”,他称教师必须要“教人求真”,这是作为一个好老师一定要达到的目标,着紺要具备两种素质:“一、有真知灼见;二、肯说真话,敢驳假话,不说谎话。”学生要“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那什么是“真人”呢?“真人”这一概念源出于《南华真经》一书,在文屮庄子尊

4、称老子是“古Z博大真人”。道家信仰人能够修炼成仙,所以就把“真人”定义为修炼有素、道行高深的神仙般的人物。后来又吸收了儒家思想的忠、孝、仁、义,真人的思想内涵也随Z变化。随着时代的变迁,道家和儒家思想几经变化,但“真人”这个称呼却被历代沿用下来,陶行知善于古为今用,发扬了真人思想,将“真人”赋予了全新的意义。“真人”是指具有完美人格和高超本领的人,真人求的是真知识,说的是真话,办的是真事,学生学习就是要追求真理,做真人。“追求真理做真人”是陶行知确定的首要人生目标,他同时也要求自己的学生能够将此作为学习的第一目的。陶行知所要求的真人是知识渊博、道德索质高尚和勇于创新的人,其内涵十分

5、的丰富。首先,陶行知认为做真人必须要有智慧。有智慧的人要有渊博的知识,要有辨别真假的能力,要有说真话,做真事的自觉,要做真君子。1913年11月,陶行知在金陵大学的学报《金陵光》上发表了《伪君子篇》,对做什么人的问题作了十分详尽的分析,透析了“为人须为真人,毋为假人”的人生哲理。他所说的“真人”是真君子,不是假君子,是求真学问,不求假学问,为求真理而奋斗的人。他在1941年给他的儿子陶晓光的信中就提出,我们必须坚持做真人,并II敢于追求真理做真人。他认为,追求真理必须要有胆量,要有不怕辛苦、不怕失败的精神。随后,陶行知认为追求真理的人必须要有为革命献身的精神。在学问上忠于真理的人在

6、政治上必忠于革命。其次,陶行知认为真人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素质。他十分重视道德素质的修养,陶行知耍求每一个学生每一天都要反省一下自己的道德素质有没有提高,并且相较于昨天提髙了多少。他这样做是因为一个没有道德的人,即使拥有很高的本领,对社会也没有用处,甚至会对社会和人民造成很大的危害。陶行知还强调,道徳分为“公徳”和“私徳”,一个有道徳的人,既要有公徳与私徳,还要“明大徳”,大徳即人民的大德。人民的大德包含觉悟和联合、解放和创造。具备大德是陶行知对道德要求的最高层次。再次,要做“人中人”,不做“人上人"o1924年,陶行知在《南京安徽公学办事旨趣》中提出我们培养的人要做为百姓服务,百姓

7、心中的人。在解释应该怎样做“人中人”时,他借鉴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髄,强调做人中人要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坚定品质。做人屮人需要具有抵制诱惑的能力,需要有大无畏的精神。1940年,陶行知在《育才学校创办旨趣》一文中,进一步阐述了育才要培养的是“人中人”而不是“人上人”的观点。他认为我们培养的人不是出來升官发财,跨在他人之上的人,而是把他们所学的知识贡献给老百姓,为老百姓谋福利的人。第四是要做一个整个的人。陶行知1925年底在《学做一个人》的演讲中提出人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