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儒家的孝思想

先秦儒家的孝思想

ID:27804995

大小:61.04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6

先秦儒家的孝思想_第1页
先秦儒家的孝思想_第2页
先秦儒家的孝思想_第3页
先秦儒家的孝思想_第4页
资源描述:

《先秦儒家的孝思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09年《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Jul.2009第28卷第一期总第57期先秦儒家的孝思想乔建锋(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东曲阜273165).[摘要]先和发扬了孝思想.左内将孝划为养.屋谏和承继三个层次7在外将龙纳入情家道密体系,視为原点和基点.孝由此转化为社会««,影响中华民族的梢神构建.・[关键词]先秦侈家;孝;猶养:匡谏;延续:社会規范孝是一种最古老的道德伦理规范,基于人们之间的血亲关系,伴随人类的诞生而出现,体现人的B然情感•自有生民以来,就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更原则。先秦借家继

2、承和发展了这一思想,注入新的内涵.使其体系化.制度化和社会化,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拟从孝本身的结构体系和在儒家道徳体系中的地位两方面加以探讨,以求教于方家。一、先秦儒家孝的结构体系从先秦僑家学者对孝的讨论来看,孝本身具有严密的结构层次,主要分为赠养、匡谏和延续三个层次。首先,子女要赡养父母,要让父母衣食无忧,这是孝最基本的要求。荀子说:“能以爭亲谓之孝,能以事兄i?!之弟ZUiU£ll>>《孝经》云:“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OJ<<*^>>但足这种养并不仅是物质上的

3、奉养,更是梢神上的赡养.先秦倫家注車赠养父母要敬,要用心去韵养,不能简单地认为孝就是让父母吃饱穿暖,也不能消极地将其视为责任或义务。孔子认为:“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n(«<<W>敬是养的根本,赡养父母缺少了敬的内涵,就同动物的养一样,决不能称之为孝.孟子亦认为:紀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W(WW>只有怀有敬养的心,才能细心而周到的照顾好父母,李事都能考虑的全面•“曾子孝于父母.昏定晨省,调寒温、适轻重.勉之于麋粥之间,行之于衽席之上.”⑹W只有怀有敬养的心,子女才会守

4、在父母的身旁,时刻照顾父母,“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⑸即使非要远游时也要先安排好父母的起居,告诉父母自己的去处,不使父母担心■也便于能及时回来照顾父母.云此基础上,子女才能做到色养,通过父母的脸色及其它细微行为的变化,了解父母的思虑,才能欣悦地服侍好父母,以“父母所忧忧之,父母所爱爱之”㈢“■”如门,解决父母的忧使父母身心喜悦.《论语》我,“子夏问孝.子日:'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⑶“衲门《礼记》云:长似驴”外,很难在书中找到一句对他的描写。诸頁瑾在《三国演义》中当

5、了比较多次的说客,但除了第一次说服自己的弟弟比较安全外.其余几次都是“不看汝弟面,定斩汝首!力结果都是3满面羞愧,抱头诸葛瑾可能是《三国演义》中最不成功的说客。第四十四回,周瑜对诸葛瑾说:•令弟孔明有上佐之才,如何屈身事刘备?今幸至江东,欲烦先生不借齿牙余论使令弟弃刘备而事东吴,□主公既得口辅.而先生兄弟又得相见,岂不芙哉?先生幸即一行』诸葛瑾答应了周瑜的请求,认为自己到江东后,俛无寸功,都督有命,敢不效力・于是诸葛瑾径投驿亭来见孔明.孔明接入,两人哭拜,各诉离别之情。瑾泣曰:“弟知伯夷、叔齐乎?”孔命

6、昭思:“此必周郎教来说我也•”遂答曰:“孤齐古只贤也/理曰:“夷.齐虽至饿死首阳山下,兄弟二人亦在一处.我今与你同胞共乳.乃各事其主.不能旦暮相聚,视夷、齐之为人.能无愧乎?”孔明曰:“兄所言者,义也。弟与兄皆汉人•今刘皇叔乃汉室之后,兄若能去东吴.而与弟同爭刘皇叔,则上不愧为汉臣.而骨肉又得相聚,此情义两全之策也.不识兄以为何如?”瑾曰:“我来说他.反被他说了我•”遂无言回答,起身辞去.“孝子之养老也,乐英心,不违其志・"W<WW)《大戴礼记》亦云:“君子之所谓孝者,先总承店,谕父母以道。W(nutf

7、w>子女要从内心发出真实的喜悦,使父母感觉与子女一体,放下心理包袱,得到真正的快乐.英次,要对父母的行为有所匡谏,纠正父母错谋的行为.先秦儒家认为当父母的行为不合于道德规范时.子女有义务劝谏父母,使父母免于危难,这是真孝.曾子说:“爱而敬.父母之行若中道,则从;若不中道,则谏;谏而不用,行之如由己。从而不谏.非孝也;谏而不从,亦非孝也。孝子之谏,达善而不敢争辨;争辨者,作乱Z所由兴也⑺“巧秋■门“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皑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妙孟子亦云*“亲

8、之过大而不怨,是愈筑也;亲之过小而組.是不可矶也。愈疏,不孝也:不可矶,亦不孝也•,积⑴“八荀子则认为:“入孝岀弟,人之小行也。上顺下笃.人之中行也$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Z大行也。"0,(<T1>}将道义视为人之大行,把道.义置于君、父之上'子女可以为了道义而违背父命,具体讲就是“孝子所不从命有三:从命则亲危.不从命则亲安,孝子不从命乃衷;从命则亲辱,不从命则亲荣.孝子不从命乃义;从命则禽鲁,不从命则修饰,孝子不从命乃敬。故可以从命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