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优秀课堂教学案例评选的通知

-小学数学优秀课堂教学案例评选的通知

ID:27805854

大小:396.43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12-06

-小学数学优秀课堂教学案例评选的通知_第1页
-小学数学优秀课堂教学案例评选的通知_第2页
-小学数学优秀课堂教学案例评选的通知_第3页
-小学数学优秀课堂教学案例评选的通知_第4页
-小学数学优秀课堂教学案例评选的通知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优秀课堂教学案例评选的通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举行余杭区中小学教师师能建设“五个一”工程——小学数学优秀课堂教学案例评选的通知各小学、辅导站:为了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决定举行小学数学优秀课堂教学案例评选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参评对象区内小学数学任课教师均可参加。二、设计内容限人教版或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广12册教学内容。三、程序要求1•评选时间:2014年10-12月学校选评;12月31日前送区评选。2•送报数量:以中心小学为单位,教职工100人及以下限送报2份,100人以上限送报3份。3.基木格式:教材呈现、内容解读、教学实录与意图、教学反思等四

2、部分(具体样式见附件1)。4.送报材料:(1)±交纸质稿一式三份(黑白打卬即可,并请隐去学校和作者姓名)和电子稿(文件名为:《XX小学数学优秀课堂教学案例评选》,多人参加需要将屯子稿打包)。纸质稿请交于区教研室407室李玉华处;电子稿请经“城域网一-日常事务——内部交流”发至李玉华邮箱。(2)每一位参评教师在上交课堂教学案例的同时需交一份《余杭区小学数学学科“五个一”工程评比承诺书》纸质稿(见附件2)。余杭区教育局教研室2014年10月9日附件1:案例格式样式《“三角形认识”的教学实践与思考》附件2:《余杭区小学数学学科“五个一”工程评比承诺书》附件1:案例格式

3、样式“三角形认识”的教学实践与思考浙江省教育科学院附属小学张翼文教材呈现]一一三角形的认识(人教版义务教材四年级下册P80-81)。三角形的特性①我们学过三角形.你能说出哪些物体上有三角形吗?山三条线段国成的图形(麻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画一个三角形°说一说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儿个顶点?三角形冇三条边.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条垂线■顶点和亚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I:面各图中哪儿有三角形?它们冇什么作用?三角形貝冇稳定性。我们来做一个实脸.形的底°M点A1A边/边/in頂点边rfi点B底为了表达方便■用宇用入〃.

4、c分别表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而的三如形可以表示成三角形abcq1•拿出•个三角形•与同件说-说它各部分的名称。2・举出生活中应用三角形您定性的例子。81内容解读]一一课堂精彩源于独到的解读!•教材的地位1.三角形的认识是学习多边形的基础,也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这节课是在第一册“认识图形(一)”、第四册“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认识”的基础上,在有关直线、射线、线段、垂线、角度、点到直线距离及平行线间距离等知识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应该说这一学段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有关“空间与图形”的知识和经验,形成了一定程度的空间感。他们对周围事物的感知和理解的能力以及探索图

5、形及其关系的愿禦不断提高,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可以在比较抽象的水平上认识图形,进行探索。因此,本单元对三角形认识的教学目标与第一学段“获得对简单平面图形的直观经验”有所不同,应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概括、推理等手段,逐步认识三角形。2.三角形是常见的一种图形,是以后学习多边形及立体图形的重要基础。在平面图形屮,三角形是最简单的多边形,也是最基本的多边形,一个多边形都可以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三角形的稳定性在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把握好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仅可以从形的方面加深学生对周围事物的理解,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而且可以在动手操作、探索实验和联系生活应用

6、数学方面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以后学习图形的面积计算及后面立体图形学习打下基础。1.在三角形认识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也是学习几何图形的一个核心要素。《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总体冃标中提出:“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彖思维”。由此可见,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发展学牛的空间观念,是新理念下小学儿何教学的核心问题,同时空间观念也是学生应具备的一种基本数学素质。所谓空间观念,就是指对物体的方位、距离、大小和形状的知觉,它是人们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因此,在三角形的认识中有必要把静

7、态知识动态化,教师通过问题驱动、媒体演示,引导学生动口、动手、动眼、动脑的实践探索与归纳,使学生通过概念形成的内化与外显过程,逐步抽象出三角形的模型与高的本质意义,发展空间观念。•教材编写意图(1)三角形概念的形成。例1是有关三角形定义的教学。教材让学生在“画三角形”的操作活动中进一步感知三角形的属性,抽象出概念。这样有利于学生借助肯接经验,把抽象的概念和具体的图形联系起来。让学生经历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是符合孩子认知规律的。(2)三角形高的认识。出示三角形的定义后,教材在已学的垂直概念的基础上,引入了三角形的底和高。三角形的底和高实际上是一组互相垂直的线段,这两个

8、概念在学习三角形面积的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