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八年级(上)第六单元文言文梳理(一)

语文版八年级(上)第六单元文言文梳理(一)

ID:27814063

大小:123.76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06

语文版八年级(上)第六单元文言文梳理(一)_第1页
语文版八年级(上)第六单元文言文梳理(一)_第2页
语文版八年级(上)第六单元文言文梳理(一)_第3页
语文版八年级(上)第六单元文言文梳理(一)_第4页
语文版八年级(上)第六单元文言文梳理(一)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版八年级(上)第六单元文言文梳理(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语文版八年级(上)第六单元文言文梳理(一)二一、小石潭记(一)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在山西芮城、运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浬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乂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有《河东先生集》,代表作有《蚤居》、《江雪》、《渔翁

2、》。寓言代表作有《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组合成的《三戒》,还有《黒说》(黒:[pi]熊的一种,也叫棕熊、马熊或人熊,古称羔。)《永州八记》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时,借写山水游记书写胸中愤郁的散文。实际上柳宗元写的山水游记中还有一记,即《游黄溪记》。由于前八记都在永州城郊,历代文人寻胜较多,故称《永州八记》。《永州八记》包含《始得西山宴游记》、《钻鍋潭记》、《姑銀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人教版课本与其他一些选本简作《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间记>》、《小石城山2己》。—,顾名思义,指记述游览经历的文章。游记有带议

3、论色彩的,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有带科学色彩的,如郦道元的《三峽》;有带抒情色彩的,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袁宏道的《满井游记》。在现当代文学中,游记被赋予了历史与人文内涵,其中以翦伯赞的《内蒙访古》、余秋雨的《山居笔记》、韩啥的《大国小城》、路东的《一路东去》最为代表。(二)创作背景柳宗元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因拥护王叔文的改革,被贬为永州司马,王叔文被害。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奇情于山水,柳宗元贬官之后,为排解内心的愤懑之情,常常不避幽远,伐竹取道,探山访水,并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抒发自己的不幸遭遇,此间共写了八篇山

4、水游记,后称《永州八记》。在第一篇《始得西山宴游记》中作者这样记述当时的心情:"自余为僅人[KirQn谓当加刑戮的人。后泛指罪人。1居是州,恒惴栗。”文章即在此背景下写成。(三)中心思想与段落大意1.中心思想:这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游记。作者描绘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着力渲染了凄寒幽邃的气氛,借景抒发自己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苦的情感。2.段落大意第_段:发现小石潭及小石潭周围的景物。第二段:描写潭水和游鱼,采用定点特写的方法写潭水清澈、游鱼活泼。第三段:探究小石潭的水源及潭上景物。第四段:写出了作者对小石潭总的印象和感受。(四)写作特色1.构思新巧,结构严谨。2.

5、寓情于景,情景交融。2.抓住特征,细致描绘。4.语言优美,形象生动。(五)解释下列加横线的字的意思1.从小丘西(名词作状语,向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成林的竹子),闻水声,如(好像)鸣佩环,心乐(意动用法,以……为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清凉。冽:寒冷)。全石以(介词,用、把)为(动词,作为)底,近岸,卷石底以(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不译)111,为(动词,成为)址(水中高地),为屿(小岛),为临(不平的岩石),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覆盖、缠绕、摇晃、连结,参差不齐,随风飘荡)。2.潭中鱼可(表示估计数目,大约)百连(表示数目不确定)头

6、,皆若(好像)空游无所依(依托)。曰光下遨(穿过,透),影布石上,值然(愣住的样子)不动,俶尔(忽然)远逝,往来翕忽(轻快敏捷)。似与游者相乐。3.潭西南而(连词,表修饰)望,斗折(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蛇行(像蛇爬行那样弯曲),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像狗的牙齿那样互相交错),不可知甚(代词,它的,指溪水)源。4.坐潭上,四面竹树坯合(环绕合抱),寂寥无人,凄(使……感到凄凉)神寒(使……感到寒冷)骨,MB(寂静得让人感到忧伤)幽邃(深)。以(因为)其境过漬(凄清,冷清),不可久居,75(于是,就)记之匝(连词,表顺承,不译)去(离开)。5.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

7、宗玄。隶(跟随,跟从)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六)重要文言现象归纳◎相似词句1.《记承天寺夜游》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若交横,盖竹柏影也。__日光下澈,影布石上。彳台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翁忽。似与游者相乐。2.《与朱元思书》游鱼细石,直视无碍。__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通假字:日光下澈:澈通趣,释义:穿过,透。◎古今异义1.小生:古义:年轻人。(崔氏二小生)今义:2.去:古义:离开。(乃记之而去)今义:3.闻:古义:听到、听闻。(闻水声)今义:4.居:古义:停留。(不可久居)今义:5.布:古义:映,显现。(影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