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案长恨歌

语文学案长恨歌

ID:27814136

大小:59.36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06

语文学案长恨歌_第1页
语文学案长恨歌_第2页
语文学案长恨歌_第3页
语文学案长恨歌_第4页
语文学案长恨歌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学案长恨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二年部(普通部)语文导学案长恨歌(第一课时)制作人:毛冀宁审核人:高二语文组适用范围:高二年级全体班级:姓名:使用日期:10月19日一23日一、【学习目标】1.学会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诗歌主题。2.掌握诗歌写人、抒情所采用表现手法。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多角度刻画人物形象。2.难点:诗歌的主题。模块一课前预习一、作者生平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今陕西渭南人。倡导新乐府,作品有讽谕诗、闲适诗、感伤诗等,风格平易自然、浅切流畅。作品多收录于《白氏长庆集》。白居易出身于仕宦之家,高祖、曾祖、祖父、父亲都是朝廷官员。他自幼聪

2、明,五六岁便学写诗,九岁便能够辨别声韵,读书也特别刻苦。他出生的年代是“中唐”时期,曾经集中、统一而强大的唐帝国,已逐步滑坡。贞元十六年(800),29岁的白居易以第四名及进士第,结识元稹,遂成莫逆之交,他们被后人并称为“元白”。32岁步入仕途,被授校书郎。元和三年(808)拜左拾遗。因得罪当时的宰相李吉甫,白居易不幸陷入政治斗争的漩涡。在此后几十年的牛李党争中,白居易始终为李德裕所排挤,由此决定了他一生仕途不顺利。他任拾遗期间,克尽职守,屡陈时政,难免使得皇上或权臣不满。后来曾被贬为江州司马。为避嫌消灾,也为消解烦恼,白居易以妓乐诗酒放情自娱,并且开始信佛,寻找精

3、神倚托。虽则消极、蓄妓、耽酒、信佛,但他仍政绩斐然,最为人称道的是,他任杭州刺史时曾修筑杭州湖堤蓄水灌田。人们为了怀念他,把这个湖堤命名为“白堤”。从白居易一生仕途看,虽多为官,但总不顺利,老是处于一种忧愤不安的状态中。但作为一个诗人,他的成就却极大。后人将他与李白、杜甫并称为唐代三大诗人。二、写作背景元和元年,白居易任周至县尉,一日与友人陈鸿、王质夫到马嵬驿附近的游仙寺游览,谈及李隆基与杨玉环的事,王质夫认为,像这样突出的事情,如无大手笔加工润色,就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他鼓励白居易:“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如何?”。于是白居易写下了此事,陈鸿同时写下

4、了一篇传奇《长恨歌传》。三、预习自测1、出示投影,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回眸()粉黛()骊宫()霓裳()()临邛()豎鼓()仙袂()衣钿()千乘()钗擘()马嵬()阑干()绰约()模块二课内探究一、整体感知1、听录音,学生对照注释自读,疏通文意,扫情文字障碍。①重点字词句可怜光彩生门户:可爱,可羡。5椒房阿监青娥老:青春的美好容颜。耿耿星河欲曙天:天色微明的样子。其中绰约多仙子:美好轻盈的样子。雪肤花貌参差是:差不多。玉容寂寞泪阑干:纵横。②名句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

5、绝期。2、引导学生复述诗歌故事情节。3、划分层次,概括层意:第一部分:自开头至“不重生男重生女”,叙述李、杨会合经过及李对杨的眷恋宠幸。第二部分:自“骊宫高处入青云”至“不见玉颜空死处”,叙述安史之乱爆发,杨贵妃因禁军兵变而殒命。第三部分:自“君臣相顾尽沾衣”至“魂魄不曾来入梦”,写李回返长安后对杨的无穷思念。第四部分:自“临邛(qidng)道士鸿都客”至结束,写已身登仙界的贵妃仍心系尘寰(hudn),对李思念不已。模块三随堂练习1、下列各项对句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后宫佳现三千人,B、渔阳颦鼓动地来,C、玉容寂寞泪阑干,D、在天愿为比翼

6、鸟,借代)拟人)比喻)三千宠爱在一身。(夸张)惊破霓裳羽衣曲。(夸张、梨花一枝春带雨。(比喻、在地愿为连理枝。(对偶、2、根据课文,简要回答下面的问题:①“汉皇重色思倾国”在全诗中有何作用?②“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两句在诗中有何表达效果?③简要概括本诗刻画的李隆基和杨玉环两个人物形象的特点。①试结合诗中第二部分对景物的描写,举例说明它们是怎样和表达情感结合起来的?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从军行七首(其二)王昌龄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1)“琵琶起舞换新声”与“边愁”是否矛盾?为什么?(2)“高高秋月照

7、长城”与前三句写法上有何不同?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模块四课后拓展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1)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2)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2、元代马致远的杂剧《汉宫秋》第三折戏中,汉元帝在滝桥送别王昭君出塞和亲时,有下面一段曲词。阅读这段曲词,然后回答问题。《汉宫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