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推拿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针灸推拿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ID:27817950

大小:69.5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6

针灸推拿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_第1页
针灸推拿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_第2页
针灸推拿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_第3页
针灸推拿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针灸推拿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针灸推拿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陈竣海(扬州市江都中医院100037)【摘要】目的探讨针灸推拿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6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例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分成针灸推拿配合牵引疗法32例(治疗组)和牵引疗法32例(对照组)进行分析,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6.9%,对照组有效率为81.3%,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推拿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针灸推拿牵引保守治疗【中图分类号】R242【文献标

2、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2-0367-02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致髓核脱出,突入椎管,压迫脊髓或脊神经根,引起一侧或双侧下肢放射痛、麻木,间歇性跛行,行走困难,甚至肌肉萎缩及马尾综合征等一系列症候群,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1]。临床以20〜40岁的青壮年多见,男性多于女性,体力劳动者多于脑力劳动者,其病程长、易复发,是针灸推拿科的常见疾病之一。治疗方法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然而手术治疗,创伤大,费用高,并发症多,且不易被早期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所接受。保守治疗方法较多,在非药物疗

3、法中如能相互配合,优势互补,就能取得较好疗效。临床研究表明,我院采用针灸推拿配合牵引比单纯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了更好的效果,兹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为木科室2011年9月-2013年9月的门诊或住院患者,共计64例,均经过CT或MRI检查确诊。按就诊顺序釆用简单随机分组方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不入选病例:合并有传染病、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癌症、马尾综合征、椎间盘摘除术术后患者。治疗组和对照组入选病例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1.2诊断依据[2]1.2.1冇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受寒湿

4、史。人部分患者冇慢性腰痛史。1.2.2常发生于青壮年。1.2.3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吋疼痛加重。1.2.4腰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冇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1.2.5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奋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拇趾背伸力减弱。1.2.6X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消失,病变椎间盘可能变窄,相邻边缘有骨赘增生。CT或MRI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1.3治疗方法治疗组予以针灸推拿配合牵引治疗。①牵引:使用张家港市生产的

5、sky-4型三维多功能颈腰椎牵引床治疗,患者仰卧,一般力量在30-60kg,根据患者的耐受力酌情增减,持续牵引吋间30min,每日一次。②针灸:取仰卧位或侧卧位,依次取腰椎间盘突出节段的上一椎至下一椎的夹脊穴,依据下肢疼痛放麻感觉部位的不同配穴,若少阳经出现酸麻胀痛,取环跳、风市、阳陵泉、丘墟、悬钟、足临泣、阿是穴等;太阳经出现酸麻胀痛,取环跳、秩边、承扶、委中、承山、飞扬、毘仑、阿是穴等;留针30min。③推拿:患者俯卧位,采用滚、拿、点、按等手法在腰部及患侧下肢及前述穴位进行治疗,最后行旋转定位扳法,扳法隔天治疗1次,年龄较大

6、、骨质疏松等病人应慎用。对照组单纯采用牵引治疗,方法同治疗组。1.4疗效评定[2]1.4.1治愈:腰腿痛消失,直腿抬高70°以上,能恢复原工作。1.4.2好转:腰腿痛减轻,腰部活动功能改善。1.4.3未愈:症状、体征无改善。2治疗结果从疗效评定分析,治疗组有效率为96.9%,对照组冇效率为81.3%。两组效果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两组的治疗效果分析注:治疗组与对照组比p<0.053讨论祖国医学从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及临床表现将其归属于“腰腿痛”、“腰痹”等范畴。该病最常见L4、5或L5、S1椎间盘突出

7、压迫脊神经根而体现在腰臀部及一侧或双侧下肢后侧或者外侧出现酸麻胀痛症状,按经络辨证即足太阳膀胱经或足少阳胆经出现酸麻胀痛症状。所以我们采用针灸推拿治疗该病吋以腰椎间盘突出节段的上一椎至下一椎的夹脊穴为主穴,配以足少阳和足太阳两经的穴位和阿是穴,在所选诸穴中环跳是足少阳胆经的经穴,又是足少阳和足太阳两经的交会穴,主治腰腿痛,下肢痿痹,半身不遂;委中为足太阳膀胱经之合穴,明代徐风编著的《针灸大全》首先提出了“腰背委中求”的概念;阳陵泉是足少阳胆经之合穴,八会穴之筋会,主治半身不遂,下肢瘘痹、麻木;悬钟别名绝骨为八会穴之髓会,冇壮骨生髓

8、之效;阿是穴即压痛点是局部软组织因急慢性损伤产生无菌炎症反应点,导致粘连、挛缩等病变之所在。现代研究表明,通过针灸推拿可使病变局部的肌肉收缩和松弛,有利于松解粘连,改善突出物与神经根的关系,减轻压迫,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加强组织间的代谢,促进炎性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