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下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考试卷

初一下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考试卷

ID:27818826

大小:6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6

初一下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考试卷_第1页
初一下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考试卷_第2页
初一下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考试卷_第3页
初一下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考试卷_第4页
初一下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考试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一下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考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初—语文模考试卷20170609、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7分)1.给加点字注咅或写字(3分)屏息凝神怏怏不乐沉淀拖沓相形见chfi呑Shi••••2.下列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闲瑕遨游俯瞰血气方钢天涯海角B.稠密凛洌战栗忧心仲仲毛骨耸然C.酒酿花瓣修憩躬行君子颠沛流离D.商酌竹蔑怆然以身作则悲天悯人3.古诗文名句填空(9分)(1),惟解漫天作雪飞。(2)无丝竹之乱耳,o(3),决眦入归鸟。(4)遥望洞庭山水色,。(5)宣室求贤访逐臣,o(6),一山放出一山栏。(7),自缘身在最高层(8)今夜曲中闻折柳,o(9)出淤泥而不染

2、,o4.结合语境,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顺序应为(2分)人的•一生,就像一次旅行,①也一定会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那一天。②那么,他的人生轨迹不会美好。③而如果他能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即使身处逆境、四面楚歌,④如果一个人的心总是被灰暗的风尘所覆盖,干涸了心泉、黯淡了目光、失去了生机、丧失了斗志,⑤沿途中有数不尽的坎坷泥泞,但也有看不完的春花秋月。5.对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这句话用了设问的修辞方法,自问自答,引起读者注意,也引

3、出下文的观点。B.“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这句话用了对偶和互文的修辞方法,以交往人物之雅表现陋室不陋。C.“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这句话用了通感的修辞方法,将视觉和嗅觉互通,表现紫藤萝花给我的愉悦之感。D.“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扬扬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这句话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胜利者阿蒙森的得意和失败者斯科特的沮丧之情。6.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A、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他人或者称述功徳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B、“卖油翁”“孝亲敬老”“回忆鲁迅先生”“最

4、苦与最乐”“孙权劝学”的短语结构各不相同。C、《爱莲说》《登飞来峰》《贾生》《己亥杂诗》的作者都是宋代人。D、古人以山北水南为阴,山南水北为阳。如“江阴”在长江之南,“衡阳”在衡山之南。7•根据语境,参照画线句子仿写。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2分)广阔的语文世界,充满着无穷的魅力:精彩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让我们如醉如1;,,;优美的自然风光,绚丽多彩,让我们心驰神往……8.阅读下面文字,改正其中的错误。(3分)①“我成功了,”我喊了出来。“朋友们!'②为了这一刻,我顶着骄阳,踏着严霜,道路在脚下延伸;为了这一刻,我跌倒了爬起来,失败

5、了挺起胸,成功在奋斗中缩短。③而现在,我将登上领奖台,心里别提有多高兴!④这一次我终于握住了“成功”的手,虽然只得了一枚银牌,却是我血汗的结晶,是对我苦练的肯定。⑤我要将这一刻与我的朋友分享,是他们在我失意时为我鼓劲。⑥我要向教练保证,下一目标是以夺取金牌为目的!(1)第①句的标点▲应改为▲。(2)第②句的▲一词应该改为▲。(3)第⑥句应删去▲。9.太平洋保险公司打出了一条广告:“平时一滴水,难时太平洋。”试品析其好在何处。(2分)二、阅读分析(43分)(一)课内古诗阅读(4分)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

6、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0.诗中的“割”字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来看,那阳光就像被一把巨大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的形彖。(2分)11.名句恒久远,千古永流传。请谈谈你对千古传诵的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理解。(2分)(二)课内文言文阅读(14分)河中石兽纪旳①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耙,寻十余里无迹。②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下,渐

7、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③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击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选自人教版教材)12.给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2分)(1)遂反溯流逆上矣。()(2)可据理膛断欤?()13•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4分)①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②植数小舟,曳

8、铁耙()③湮于沙上()④沿河求之,不亦颠乎?()14.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每句划一处)(2分)(1)岂能为暴涨携之去(2)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1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如是再啮,石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