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勘测设计复习大纲

道路勘测设计复习大纲

ID:27820233

大小:154.03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8-12-06

道路勘测设计复习大纲_第1页
道路勘测设计复习大纲_第2页
道路勘测设计复习大纲_第3页
道路勘测设计复习大纲_第4页
道路勘测设计复习大纲_第5页
资源描述:

《道路勘测设计复习大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道路勘测设计复习大纲第一章绪论1、道路按其用途分为:公路、城市道路、林区道路、厂矿道路和乡村道路。P22、公路的分类P6按行政管理属性分为:国道、省道、县道、乡道。3、道路分级P7公路根据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五个等级,分别为:①高速公路、②一级公路、③二级公路、④三级公路、⑤四级公路。4、城市道路分类和分级P9按照道路在城市道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将城市道路分为四类。分别为:①快速路、②主干路、③次干路、④支路。根据城市规模、设计交通量和地形等因素,除快速路外,各类道路划分为I、I

2、I、III级。5、设计车辆是指道路设计所采用的具有代表性的车辆道路上行驶车辆的种类较多,按其使用目的、结构或发动机的不同,作为道路设计依据的车辆可分为四类:①小客车、②载重汽车、③鞍式列车、④較接车。P116、设计速度P12定义:设计速度(乂称计算行车速度),是指当气候条件良好、交通密度小、汽车运行只受道路本身条件(几何耍素、路面、附属设施等)的影响时,屮等驾驶技术的驾驶员能保持安全顺适行驶的最大行驶速度。7、交通量P13-14(定义)①设计交通量指拟建道路到预测年限时所能达到的年平均日交通量,其值根据历年交通

3、观测资料预测求得,目前多按年平均增长率计算确定。②设计小时交通量是以小时为计算时段的交通量,是确定车道数,车道宽和评价服务水平的依据。(将一年中所有8760个小时交通量(双向)按其与平均日交通量的百分数大小顺序排列,设计小时交通量宜采用第30位的小时交通量。)8、通行能力P15定义:通行能力是在一定的道路、环境和交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道路某个断面上所能通过的最大车辆数,是特定条件下道路能承担车辆数的极限值,用辆/小时(pci/h)表示。道路通行能力分为:①基本通行能力、②可能通行能力、③设计通行能力。①、基本通

4、行能力:是指在理想的道路和交通条件下,某一车道或某个断面上,单位时间内所能通过小客车的最大数量,是计算各种通行能力的基础。②、可能通行能力:是指在实际道路和交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道路某一点所能通过的最大交通量。③、设计通行能力:是道路交通运行状态保持在某一设计的服务水平时,单位时间内道路上某一断血可以通过的最大车辆数。9、服务水平是车辆在道路上运行过程中驾驶员和乘客所感受的质量量度。P1510、公路网系统具有的特性:①集合性、②关联性、③目标性、④适合性。P1711、城市道路网可有四种基本形式:①方格网式②环形

5、放射式③自由式④混合式。P1812、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对应的是估算,方案对应的是概算,施工对应的是预算。1第二章平面设计路线平面图:路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1、行驶中的汽车其重心轨迹在几何性质上有以下特征:P28・29①轨迹是连续的,即轨道上任一点不出现转折和错位;②轨迹的曲率是连续的,即轨迹上任一点不出现连个曲率值;③轨迹的曲率变化是连续的,即轨迹上任意一点不岀现两个曲率变化率值。2、直线的特点P30优点缺点①路线最短,可能降低工程造价。①牛硬、呆板,难与周围环境协调。②线形顺直,行车方便,通视良好。②直线过长

6、,线形单调,易引起学驾驶人员③易于测设。疲劳、急躁,导致超速行驶。3、直线的最小长度P30-31合理的直线长度应根据驾驶员的心理反应和视觉效果确定。①最小长度同向曲线间直线的最小长度:当设计速度260km/h吋,同向曲线间的直线最小长度(以m计)不小于设计速度(以km/h计)的6倍为宜。反向曲线间直线的最小长度:当设计速度^60km/h时,反向曲线间的直线最小长度(以m计)不小于设计速度(以km/h计)的2倍为宜4、圆曲线最小半径P37定义:①极限最小半径是指为保证车辆按设计速度安全行驶所规定的圆曲线半径最小值

7、。②一般最小半径是指各级公路对按设计速度行驶的车辆保证其安全、舒适的最小圆曲线半径。①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半径较大、离心力较小时,汽车沿双向路拱(不设超咼)外侧行驶的路面摩阻力足以保证汽车行驶安全稳定所釆用的最小半径。联系:圆曲线最小半径R?v2127(?h?ih)①极限最小半径:ih=8%,?h=0.1~0.16②一般最小半径:ih二6%~8%,?h=0.05~0.06③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ih=—0.015,?h=0.035和ih=—0.025,?h=0.04选用:应根据地形、地物等条件,尽量选用较大半径,

8、保证行车安全舒适。一般选择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条件受限采用一般最小半径,困难地区采用极限最小半径。25、圆曲线的特点P37①R为常数,测设相对简便。②存在离心力(常量)一一超高③转弯前后轮迹不一致一一加宽。④视距条件差,已发生交通事故⑤适宜的圆曲线线形美观,与地形地貌结合良好。6、圆曲线的运用P37(1)在适应地形的情况下应选用较大的曲线半径。(2)在确定圆曲线半径时,应注意:①一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