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tst术式治疗重度混合痔效果分析

改良tst术式治疗重度混合痔效果分析

ID:27824167

大小:5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6

改良tst术式治疗重度混合痔效果分析_第1页
改良tst术式治疗重度混合痔效果分析_第2页
改良tst术式治疗重度混合痔效果分析_第3页
改良tst术式治疗重度混合痔效果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改良tst术式治疗重度混合痔效果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改良TST术式治疗重度混合痔效果分析王蓉荻徐孟郭旭王剑峰赵德余刘仁武大连市中心医院摘要:目的讨论改良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TST)治疗重度混合痔的效果。方法264例重度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132例。实验组行改良TST术(改良缝合技术),对照组行常规TST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愈率及尿潴留、出血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平均手术时间为(31.28±3.50)min,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5.65±4.10)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切除标木纵向长

2、度为(3.27±0.56)cm,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57±0.26)c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需要结合外剥内扎术(M・M术)例数为23例,明显少于对照组的54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疼痛评分为(2・58±0.46)分,低于对照组的(4.29±0.3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肛缘水肿29例,少于对照组的46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TST术式治疗重度混合痔,具有更好的手术效果,相对较少的术后并发症,更短的手术吋间,符合外科微创的治疗理念

3、,值得临床推广。关键词: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重度混合痔;微创;收稿日期:2017-09-20Received:2017-09-20痔是肛肠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临床上具有手术指征的痔为I广IV度有症状的痔,当痔发展为IV度无法述纳的程度时,手术更是唯一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开展的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PPH术式)是以Longo提出的肛垫下移学说为基础,而TST术式则是结合了中医的分段结扎理论,使得手术更加微创。木科室开展该术式6年余,总结大量手术经验,将TST术式加以改良,改变缝合方法,增人切除范围,加强提拉效果,获得了更好的

4、手术效果。本研究将本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重度混合痔患者共26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评价改良TST术式治疗重度混合痔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重度混合痔患者共264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132例。对照组势69例,女63例;年龄25'73岁,平均年龄56岁;III度痔74例,IV度痔58例。实验组男65例,女67例;年龄26〜75岁,平均年龄58岁;III度痔78例,IV度痔54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5、05),具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术前准备均为术前禁食水6h,常规备皮,开塞露3支塞肛。麻醉均采用联合阻滞麻醉。手术体位均为截石位。1.3手术方法1.3.1实验组行改良TST术(改良缝合技术),常规扩肛至四指,动作轻柔,置入肛门镜,探查痔核位置及数目,选取单孔、双孔或三孔肛门镜。改良TST主要改良步骤为痔上黏膜的缝合方法,以往缝合方法均为横缝,本科改用纵行缝合的方法,于齿线上4cm向2cni方向缝合,缝合深度以到达黏膜下层至肌层为宜,如痔核较宽,则行纵行八字缝合。此时牵拉缝线,将黏膜组织提起。后置入吻合器,按常规方法切除痔上

6、黏膜。后退岀吻合器,检查有无活动性岀血,并处理两侧“猫耳朵”。退出肛门镜,检查肛门外观,检查痔核上提状态,效果满意则术毕。如存在结缔组织外痔及炎性外痔等情况,予以局部切除处理。1.3.2对照组行常规TST术,术前准备同实验组,缝合方法为传统横缝法。切除方式及合并症处理同实验组,不再赘述。1.4术后处理两组患者术后均常规应用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1周,每日早晚中药坐浴,局部换药2次/d。便秘患者予以通便治疗。1.5观察指标1.5.1术中情况手术时间、切除标木纵向长度、是否需要结合M-M术。1.5.2术后情况治愈率、疼痛评分、肛缘水

7、肿、尿潴留、出血。1.6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土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术中情况比较实验组平均手术时间为(31.28±3.50)min,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5.65±4.10)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切除标本纵向长度为(3.27±0.56)cm,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57±0.26)c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需要结合术式例数为23例

8、,明显少于对照组的54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o2.2术后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均为1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疼痛评分为(2・58±0・46)分,低于对照组的(4・29±0・3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IK0.05)。实验组肛缘水肿29例,少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