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综合模拟卷(二)

高中历史综合模拟卷(二)

ID:27824457

大小:253.24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2-06

高中历史综合模拟卷(二)_第1页
高中历史综合模拟卷(二)_第2页
高中历史综合模拟卷(二)_第3页
高中历史综合模拟卷(二)_第4页
高中历史综合模拟卷(二)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综合模拟卷(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单项选择题。(50分)1.《孔子家语•观思》屮记载:“汝以民为饿也,何不白于君,发仓廩以赈之?而私以尔食馈之,是汝明君之无惠,而见己之德美矣。”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①孔子认为对饥民实施救助值得商榷③体现了孔子的等级观念①③B.①④A.C.②③②孔子将民生问题政治化④充分体现了孔子“仁”的思想D.②④2.右图所示工具主要用于A.灌溉B.播种C.冶铁D.铸造时期郡县数西汉三国西晋隋朝唐前期苏南浙江会稽郡北部31县4郡50县5郡70县7郡43县13州74县江西豫章郡18县4郡5

2、1县6郡58县7郡19县7州34县福建会稽郡南部1县1郡9县2郡14县1郡5县5州28县下为汉至唐前期东南地区行政区划设置分布简表3.根据表中东南行政区划设置变化过程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古代行政区划不断向东南拓展B.人口和经济重心有南移趋势C.中央政府对地方管理不断加强D.中央集权削弱地方权力加强4.关于唐代是否存在夜市,下列两则材料有着不同的叙述。材料一来自于《唐六典》:“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下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粧三百声,而众以散”;材料二来自唐代诗人王建《夜看扬州市》:“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

3、客纷纷”。对这两则材料理解最合理的是A.两则材料相互矛盾,不能判断唐代是否已有“夜市”B.材料一比材料二更具权威性,可以判断唐代没有出现“夜市”C.两则材料反映的地区情况不同,因此两者并不矛盾D.反映了当时“市”的管理制度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的经济形势了5.右图是南宋李嵩绘制的《市担婴戏图》,作品以细腻的笔法描绘了一副生动的场景:货郎挑着货担走村串巷,货担上商品琳琅满目,货郎正在招揽生意,一位哺乳的妇女在一群孩童的簇拥下涌向货担。从这幅图景中可以得出的认识是①宋代商业环境较为宽松②民俗开始成为绘画题材③货郎群

4、体深受百姓喜爱④体现理学的家庭人伦观4.关于唐代是否存在夜市,下列两则材料有着不同的叙述。材料一来自于《唐六典》:“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下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粧三百声,而众以散”;材料二来自唐代诗人王建《夜看扬州市》:“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对这两则材料理解最合理的是A.两则材料相互矛盾,不能判断唐代是否已有“夜市”B.材料一比材料二更具权威性,可以判断唐代没有出现“夜市”C.两则材料反映的地区情况不同,因此两者并不矛盾D.反映了当时“市”的管理制度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的经济形势了5.右图是南

5、宋李嵩绘制的《市担婴戏图》,作品以细腻的笔法描绘了一副生动的场景:货郎挑着货担走村串巷,货担上商品琳琅满目,货郎正在招揽生意,一位哺乳的妇女在一群孩童的簇拥下涌向货担。从这幅图景中可以得出的认识是①宋代商业环境较为宽松②民俗开始成为绘画题材③货郎群体深受百姓喜爱④体现理学的家庭人伦观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6•顾炎武《日知录》中写道:“心不待传也,流行天地间,贯彻古今而不同者理也,理具于吾心而验于事物。心者,所以统宗此理而别白其是非,心学二字,《六经》、孔孟所不道。”这一观点表明他A.对陆王

6、心学持批判的态度B.主张回归孔孟儒学C.肯定心学的修身养性功能D.以拯救时代为己任7.如何对待物质需求,东西方的思想家中有的认为“放纵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有的甚至提111“去人欲”;也有的针锋相对:“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下列人物中,明确表达上述主张的有①苏格拉底②亚里士多德③朱熹④李贽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8.自太平军兴起后,各省多以镇压太平军为借口,截留田赋,以备急需。《辛丑条约》签订后,因赔款数额巨大,中央无力偿还,遂将赔款数额分摊于各省,于是各省便以分担赔款之名而获得就地

7、自市筹款Z权。及至民国初年,因时局动乱,各省田赋多被地方军阀擅自截留或挪用。上述材料表明从晚清到民国初年A.中央集权的财政管理体制遭到破坏B.地方自治加剧了清朝统治危机C.地方政府获得了完全的财政自主权D.社会动荡引发了地方割据出现9.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想'以夷制华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屮国近代史上能体现以夷制夷、以夷制华、以华制华三种策略的历史事件分别是A.甲午战争,太平天国,辛丑条约B.辛丑条约,太平天国

8、,甲午战争C.太平天国,辛丑条约,甲午战争D.甲午战争,辛丑条约,太平天国1().“由于经营工商业没有获利的确实保障,一些民族资本家述用经营工商业所获得的利润,到农村去购买土地,然后出租给农民,从而建有资本家和地主这样两重身份。”这主要说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发展中A.一些民族资本家为了逐利,在城市和农村“两头通吃”B.缺乏独立的生产基础,不敢彻底否定封建土地所有制C.同封建势力Z间存在若干千丝万缕的联系D.依靠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