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用无纺布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工业用无纺布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ID:27825450

大小:121.06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12-06

工业用无纺布项目立项申请报告_第1页
工业用无纺布项目立项申请报告_第2页
工业用无纺布项目立项申请报告_第3页
工业用无纺布项目立项申请报告_第4页
工业用无纺布项目立项申请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工业用无纺布项目立项申请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工业用无纺布项目立项申请报告一、工业用无纺布项目提出的背景当前,中国制造业发展趋势并非单纯比较优势引导下的产业集群转移,而是对既有产业的再升级。姚树洁表示,中国的整体产业技术、效率和环保能力已经有了很大进步。中西部地区制造业的发展相比此前沿海地区的发展,在生产技术、企业管理、产业布局等方面也已有了明显的改观和提升。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薄宏教授认为,当前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发展不仅呈现出因地制宜的发展模式,同时也展现出明显的产业集群效应,这对于制造业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二、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一)项目名称项目名称:工业用无纺布生产制造项目。(二)项目

2、承办单位承办单位名称:毕节某某有限公司。项目规划设计单位:泓域咨询机构三、项目建设选址及用地综述(一)项目建设选址本期工程项目选址在毕节某工业园。(二)项目建设地概况毕节,贵州省下辖地级市,位于贵州省西北部,贵州金三角之一,乌蒙山腹地,川、滇、黔之锁钥,长江珠江之屏障,东靠贵阳市、遵义市,南连安顺市、六盘水市,西邻云南省昭通市、曲靖市,北接四川省泸州市,是乌江、北盘江、赤水河发源地。毕节是一个神奇秀美的地方。历史文化灿烂。夏为梁州南域,殷周至元朝,属古夜郎、罗施等国,明代分属水西宣慰司、乌撒军民府、永宁宣抚司和乌撒、毕节、赤水、永宁4卫,解放后设毕节专员公

3、署,1970年更名为毕节地区行政公署,2011年底设立地级毕节市。有奢香博物馆、可乐遗址(夜郎古都)、彝族大屯土司庄园、黔西观音洞遗址(旧石器时代)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史前文物和建筑群,展示着古人类的历史遗踪、夜郎古国的神秘、水西文化的灿烂。风光景色旖旎。被誉为“洞天湖地、花海鹤乡、避暑天堂”。毕节,全国唯一一个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为主题的试验区,国家''西电东送"的重要能源基地,国家新型能源化工基地,国家新能源汽车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现代山地高效生态农业、新能源、新型建材、以大数据为核心的服务外包和呼叫中心等多种新兴产业的集

4、聚地,川、滇、黔、渝四省市结合部区域性中心城市,西南地区区域性重要综合交通枢纽,珠三角连接西南地区、长三角连接东盟地区的重要通道。(三)项目用地性质本期工程项目计划在毕节某工业园建设。(四)项目用地规模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属于工业项目建设占地规划区,建设区总用地面积24185.42平方米(折合约36.26亩),净用地面积24185.42平方米(红线范围折合约36.26亩),土地综合利用率100.00%;项目建设遵循“合理和集约用地”的原则,按照工业用无纺布行业生产规范和要求进行科学设计、合理布局,符合工业用无纺布制造和经营的规划建设要求。(五)项目用地控制指标

5、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66.47%,建筑容积率1.02,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7.89%,固定资产投资强度150.14万元/亩,根据测算,本期工程项目建设完全符合《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号)文件规定的具体要求。!1!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一)中国制造2025随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中国制造2025》,中国制造业将迈入新的发展阶段。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苏波表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已进入攻坚克难、力求实现突破的新阶段。“十二五”以来,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持续推进,重点行业竞争力明显提升,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稳步推进,节能减排成效明显,企业自

6、主创新能力持续增强,我国作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的地位更加巩固。同时也要看到,我国产业结构中仍存在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苏波表示,《中国制造2025》的总体思路是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为主题,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对重大技术装备需求为目标,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提高综合集成水平,完善多层次人才体系,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历史跨越。(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强化需求侧政策引导。一是在国际规则允许范围

7、内,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和服务的政府采购力度。二是加强充电设施、宽带网络、基因测序服务体系等的建设。三是通过融资租赁、保险补偿等方式促进首台套、首批次产品与服务的推广应用。(三)经济新常态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必须进一步提高发展质量效益和创新能力,更好满足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进一步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问题,更好满足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进一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更好满足遵循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不断推动我国经济在实现髙质量发展上取得新进

8、展。五、项目土建工程建设指标本期工程项目净用地面积24185.4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