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感器实验报告

互感器实验报告

ID:27828505

大小:32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6

互感器实验报告_第1页
互感器实验报告_第2页
互感器实验报告_第3页
互感器实验报告_第4页
互感器实验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互感器实验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报告实验项目名称电流互感器与电压互感器的接线方式所属课程名称工厂供电实验日期2014年10月31日班级电气11-14班学号05姓名刘吉希成绩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实验室一、实验目的了解电流互感器与电压互感器的接线方法。二、原理说明互感器(transfonner)是电流互感器与电压互感器的统称。从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来说,互感器就是一种特殊变压器。电流互感器(currenttransformer,缩写为CT,文字符号为TA),是--种变换电流的互感器,英二次侧额定电流一般为5A。电压互感器(voltagetransformer,缩写为PT,文字符号为

2、TV),是一种变换电压的互感器,其二次侧额定电压一般为100V。(一)互感器的功能主要是:(1)用來使仪表、继电器等二次设备与主电路(一次电路)绝缘这既可避免主电路的高电压直接引入仪表、继电器等二次设备,有可防止仪表、继电器等二次设备的故障影响主回路,提高一、二次电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并有利于人身安全。(2)用来扩大仪表、继电器等二次设备的应用范围通过采用不同变比的电流互感器,用一只5A量程的电流表就可以测量任意大的电流。同样,通过釆用不同变压比的电压互感器,用一只100V量程的电压表就可以测量任意高的电压。而且由于采用互感器,可使二次仪表、继电器等设备的规格

3、统一,有利于这些设备的批量生产。(二)互感器的结构和接线方案电流互感器的基本结构和接线电流互感器的基本结构原理如图3-2-1-1所示。它的结构特点是:其一次绕组匝数很少,有的型式电流互感器还没有一次绕组,而是利用穿过其铁心的一次电路作为一次绕组,且一次绕组O-t二次绕组铁心A0N1TVAf^1丄bAVAb)n导体相当粗,而二次绕组匝数很多,导体很细。工作时,一次绕组串联在一次电路屮,而二次绕组则与仪表、继电器等电流线圈相串联,形成一个闭合冋路。由于这些电流线圈的阻抗很小,因此电流互感器工作时二次回路接近于短路状态。其接线方式如图电压互感器的基本结构原理图。它的

4、结构特点是:其一次绕组匝数很多,而二次侧绕组较少,相当于降压变压器。工作时,一次绕组并联在一次电路中,而二次绕组并联仪表、继电器的电压线圈。由于这些电压线圈的阻抗很大,所以电压互感器工作时二次绕组接近于空载状态。三、实训内容及步骤在控制屏右下角的互感器区有TV、TA,按照互感器接线方案图把互感器接成满足要求的接线形式。完成下列实训内容:1.电压互感器的接线实训对照原理说明部分电压互感器的接线方案图a)、b)、c)把电压互感器接成满足下列要求的接线形式(电压互感器的二次侧接到电压表上,不用接地):(1)一个单相电压互感器;(2)两个单相电压互感器;(3)三个单相

5、电压互感器。2.按照正确顺序启动实训装置:依次合上实训控制柜上的“总电源”“控制电源I”和实训、控制屏上的“控制电源11”“进线电源”开关。把纽子开关拨到右侧,给电压互感器供电,观察、电压表示数,看是否满足线电压35RV,相电压20RV左右。实训完后把把纽子开关拨到左侧。2.电流互感器的接线实训对照原理说明部分电流互感器的接线方案图3-2-1-3中a)>b)、c)、d)把电流互感器接成满足下列要求的接线形式(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接到电流表上,不用接地):(1)一相式;(2)两相V形;(3)两相电流差;(4)三相星形。按照正确顺序启动实训装置:依次合上实训控制柜上

6、的“总电源”“控制电源I”和实训控、制屏上的“控制电源11”“进线电源”开关。把纽子开关拨到右侧,给电流互感器供电,观察电、流表示数,看是否符合理论要求。实训完后把把纽子开关拨到左侧。针对电流互感器与电压互感器的接线方式要求,按实训报告编写的格式写出不同的接线方式间有何区别。四、实验总结本次实验,在老师的讲解下,让我了解了电流互感器与电压互感器的区别。原理上是相同的,都是利用了电磁转换,不同的是磁路不通,Pt的一次和二次流过的磁通是相同的,两侧的电势合匝数成正比,所以根据这个原理制作的电压互感器可以测量电压,pt是并在要测的电压上,二次就可以感应出相应的电压,

7、电压比和匝数比倒数,ct是让待测电流流过ct的线圈内部,从而在二次产生相应电流,一次电流*一次匝数二二次电流*二次匝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