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模式研究引论

教学模式研究引论

ID:278289

大小:46.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7-07-17

教学模式研究引论_第1页
教学模式研究引论_第2页
教学模式研究引论_第3页
教学模式研究引论_第4页
教学模式研究引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学模式研究引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教学模式研究引论http://www.ruiwen.com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2000-10-31郑其恭    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变革的一个备受人们关注的热门课题。专就当前正在蓬勃开展的中小 学教学改革而言,一种科学的能够促使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教学理论,如果不能构建起一个可以供教师 操作的教学模式,它就不可能快捷地为广大教师所接受,转化成为变革教学实践的物质力量。因此,就教学模 式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试作抛砖引玉式的探讨,这无疑是很有意义的。     一、教学模式的涵义及其理论和实践的价值     模式研究法是现代科学研究的一

2、种常用的方法,在自然科学的研究中称之为模型研究,在社会科学的研究 中则称之为模式研究,前者如地质模型研究、航空模型研究,后者如文化模式研究、思维模式研究,等等。作 为科学研究方法的模式研究法,其主要特点是,撇开研究对象哪些非本质的、次要的属性和要素,抽出本质的 、主要的属性和要素,采用符号、文字、图象把它的结构、关系、状态、过程突出地显示出来,以便进行理论 分析或观察、实验、模拟、操作,从而获得更深刻的、更本质的认识。由此可知:所谓模式是指将研究对象原 型抽象为用符号、文字、图象来表示其结构、关系、状态、过程的简约化了的范型。模式来自客观事物

3、的原型 ,但又不是原来事物表象的复现,而是经过思维上的一番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加工制作功夫,从 整体和本质上把握了事物的存在形式和运作机制的一种认识样式。这就是说,模式既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结 晶,又是人们借以继续深化对客观事物认识的媒体。     教学论的发展史表明,人们对教学模式的认识和研究经历了一个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我们古代伟大教 育家孔子,在其长期教学实践中致力探求“学而知之”的教学方法,把学、思、习、行视为教与学活动的四大 要领。其后,《中庸》集先秦儒家大师教学实践经验之大成,将教与学的活动归结为五个步骤,即博学之、审

4、 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南宋大教育家朱熹更称这五个步骤为“为学之序”,列为他主持的白鹿洞书 院的教学规程的一个部份,被奉为施教、治学必须遵循的一般程序,对我国古代学校教学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 。这是一个以读书为中心,旨在进行德化教育的教学模式,但就其形成的过程来看,是在长期的、众多的教育 家的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自发地产生的。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的问世,被认为是现代教学论正式诞生的标 志,特别是他所建立的课堂教学形式,在可预见的相当长的期间内仍会是学校教学的基本形式。然而,把混沌 一片的课堂教学模式化则应归功于赫尔巴特。正是赫尔巴特在他

5、所著的《普通教育学》中以统觉心理学为基础 ,以多方面兴趣为内容,创立了教学形式四阶段论:第一阶段,“明了”(清楚、明确地感知新教材);第二 阶段,“联合”(形成概念,造成新旧知识的联系);第三阶段,“系统”(作出概括、结论,实现知识系统 化);第四阶段,“方法”(练习、应用,运用所学的知识)。赫尔巴特认为,这是教学新教材、传授新知识 所必须遵循的教学程序。不论什么课题,不论课题范围是大是小,都必须一个阶段接着一个阶段地进行,甚至 在任何一个最小的构成部分中均可以辨别出这四个教学阶段。其后,赫尔巴特学派由教学形式四阶段论进而创 建五段教授法,更

6、为十九世纪后期和二十世纪初期世界各国推行赫尔巴特教学理论奠定了基本模式。应该说, 教学模式从自在的形成到自为的构建是从赫尔巴特及其学派开始的。当然,赫尔巴特的教学模式是一个以教师 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内容的教学模式,在推行过程中又有程式化、唯一化之嫌;但是,其探求、构建一个符 合心理和教学规律的教学程序,拓展并铺开教学模式研究路子之功是不可没的。     从模式方法的角度来考察,似应把教学模式界定为“构成教学系统诸要素的组合方式及其运作流程的范式 。”一般地说,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是以某种教学思想、教学理论为依据而建构起来,可供教师在教学活动中

7、 借以进行操作的既简约而又完整的模型;它集约地体现了设计、实施、调控、评价教学活动的一整套教学方法 论体系,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得以发生联系和相互转化的媒介、桥梁。因为,在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 教学模式处于中介的地位。这就是说,在教学模式之上有教学理论,凡是一种教学模式总是以一定的教学理论 为指导而构建起来的;在教学模式之下有教学实践,任何一种教学模式总是为了把一定的教学理论转变为教学 实践才构建起来的。由此可见,教学模式上承教学理论,下启教学实践。如果没有教学模式这个媒介或桥梁, 即使再好的教学理论也不可能迅捷而又有效地转化为教学实践;

8、同样,那怕是再成熟的教学经验亦不可能完整 而又有效地升华为教学理论。教学模式所以具有这样的媒介或桥梁作用,第一,对教学理论而言,教学模式是 抽象的教学理论的操作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