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全面推动全网通终端产业进入AI时代.doc

中国电信全面推动全网通终端产业进入AI时代.doc

ID:27832711

大小:5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6

中国电信全面推动全网通终端产业进入AI时代.doc_第1页
中国电信全面推动全网通终端产业进入AI时代.doc_第2页
中国电信全面推动全网通终端产业进入AI时代.doc_第3页
中国电信全面推动全网通终端产业进入AI时代.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国电信全面推动全网通终端产业进入AI时代.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电信全面推动全网通终端产业进入AI时代  在9月14日“2018年中国电信智能终端技术论坛”上,中国电信市场部副总经理陆良军发表了题为“共赢全网通AI,把握新趋势”的演讲,阐述了中国电信未来的终端策略,即发力全网通AI终端,要成为5G终端第一阵营。推动全网通终端进入AI时代  陆良军表示,全网通持续引领终端发展。近两年,全网通终端满意度再度攀升,体验好,口碑佳。预计今年全网通终端占比将超80%。接下来中国电信将全面推动全网通终端产业进入AI时代。  关于全网通AI手机,中国电信于2018年5月发布了全网通AI手机白皮书1.0,6月GSMA已立项通过全网通AI手机,

2、9月全网通AI手机提交CCSA行业标准立项。首批全网通AI手机涵盖11家厂商的18款产品,累计销量1400万。  中国电信此次还发布了全网通AI手机白皮书2.0。1.0白皮书明确了AI手机定义,阐释了AI平台要求+能力级要求+应用级要求+中国电信AI应用要求。2.0白皮书将明确四大能力要求,并提出三大新应用要求。四大能力要求指计算机视觉、语音处理、增强现实和用户行为学习。三大新应用要求指AR、AI视频、AI情景。  VoLTE 10月全网试商用  陆良军提到了中国电信将于2018年10月全网试商用VoLTE。规模试用阶段将覆盖31省300+城市,30万+人试用,200

3、+终端支持,接通率将超98%,接续时延小于2.8s。核心网方面将进行大区两级部署,布局三大区六节点,无线网实现全网深度覆盖,涵盖五高一地。  中国电信将推进VoLTE成为终端默认语音方案。三步走,2018年10月初期试商用,2019年6月规模商用,然后进入成熟商用期。VoLTE开通方式从办理开通到默认开通,VoLTE支持终端不断增多。争取达到用户VoLTE驻留时间超98%,智能网业务全面承接。最终达到语音纯VoLTE模式,新增终端为纯VoLTE终端。  中国电信还将积极推动eSIM技术在反智能和物联网领域的应用。目前已经建立eSIM运营管理体系,启动产品商用合作。测试

4、两类产品,即独立eSIM、一号双终端性能。涵盖7家厂商15款机型。统一入口为网上营业厅,试点分布在七个国家规定试点城市。  中国电信将继续完善终端测试服务体系。目前已经完成300款型测试,测试总量提升50%,AB类厂家测试入库耗时降低60%。品类更齐全,测试更专业,服务更贴心。做5G终端商用的第一阵营  中国电信要做5G终端商用的第一阵营,行业内首批5G终端同步上市。终端需求:2018年9月发布5G原型机,技术验证60台;2019年3月发布测试用机,数量1200台;2019年Q3发布试商用机,端到端网络和业务测试2500+台。不断推进资源共享,合作开发,共同促进5G终

5、端成熟。还将进行四步走——制定演进策略、分阶段发布白皮书、建立5G终端开放实验室、结合应用开展多形态行业终端研发。  此次会议还发布了中国电信5G全网通终端技术指引。聚焦3种形态——手机、通信模组、数据类终端,2种模式——NSA和SA,1种坚持,双卡全网通。包含13类功能要求,2018年11月发布中国电信5G终端白皮书1.0。  在会上,陆良军宣布中国电信将建立5G终端发展实验室。目标为开放、创新、领导,汇聚产业智慧,共享实验室资源,建设5G终端与业务共赢生态。能力定位为研发试验环境、测试认证环境、应用孵化平台、宣传展示平台。发力泛智能终端产品  在智能终端的类型方面

6、,陆良军表示,将不再局限传统三大类,泛智能终端将超过手机、PC、PAD综合,预计未来三年将达到150亿部。中国电信建立了智能终端运营管理体系,聚焦规模发展,推动三大类终端品种丰富。目前有156家厂商,入库420款产品。由终端公司作为产品规划和运营工作的主体,终端测试中心进行技术研究,验证,测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