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良书法的研究断想

陈海良书法的研究断想

ID:27840293

大小:1.72 MB

页数:39页

时间:2018-12-06

陈海良书法的研究断想_第1页
陈海良书法的研究断想_第2页
陈海良书法的研究断想_第3页
陈海良书法的研究断想_第4页
陈海良书法的研究断想_第5页
资源描述:

《陈海良书法的研究断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陈海良书法研究断想写在前面只有优秀的书法家才有被研究的价值。陈海良,作为当代中青年书法家中一个颇具代表性的人物,无论是从创作上还是市场上,都有着研究的价值。或许,有人会以为,陈海良才40多岁,还很年轻,现在做这个研究是否有点早?当我们梳理一下历史上的书法家时,会发现,那些各个时代的代表人物也都是在三四十岁为人类留下了宝贵的书法经典。或许,我们总是被“人书俱老”这句话所影响,以为,一个书法家最终还是要到老了之后才会攀升到最高的艺术高度。尽管,也有一些书法家是这样的,但我个人以为,一个书法家,40岁前后正是

2、精力、体力、创造力、技术等各个方面全面成熟的时期,这个时期应该是一个艺术家第一个最高峰的时候,也是他们艺术转折期。在这个时候对他们做一些研究,或许对于他人对于作者本人也都是有意义的事情。去年底的时候,我忽然想到,要是对当代中青年书法家中非常有代表性的书法家以及他们的创作做一个“散点式”的研究,一定是个很有挑战性的事情,于是我翻来覆去的筛选,最后确定了陈海良。之所以选定了他,主要是基于如下理由:1、我很熟悉他的创作和他本人。2、获过很多大奖。3、书体很全面。4、某一书体很有代表性。5、影响力大。6、年龄正

3、好。7、是一个专业的书法家而不是书法官儿。最终经过和陈海良的反复接触与磋商,确定了这个连载我要写。这也是我第一次对一个当代中青年的书法家做一个“散点式”的研究,在网络上以“连载”的形式出现。这对我很有挑战性,于是我经过几个月的权衡,开始写了。。。第一节:关于陈海良其人陈海良是江苏常州人,1968年生,和我同年,小我几个月。我曾经和朋友说过:“1968年出生的三个人比较厉害,陈海良、陈忠康和我老齐!”他俩是书法在当代很厉害,我玩网络很厉害。当然,这是玩笑话。不过,当代人,因为网络、因为媒体的高度发展,能和

4、当代这些优秀的书法家生活在一个时代,并且有机会和他们接触、欣赏他们那么多作品和展览,也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这也如同,如果我们曾经和王羲之生活在一个时代,并且在一起雅集过,难道不是一件很荣幸的事情吗?至少你看过王羲之怎么执笔、怎么写字,至少你不会为了古人的笔法而去故纸堆里面求证真谛到底是什么。陈海良,1988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书法本科专业。南师大是国家211大学,很厉害的一所高等学府。尉天池、马士达、周玉峰、陈仲明是他的授业老师。这样的家底已经让人羡慕不已了。据他自己说,南师大毕业后分配到一所高校当老师

5、,次年他想搞一个自己的书法个人展览,父亲觉得不是时候,没有给他资金上的资助,于是他一咬牙辞掉了工作下海开始给人家打工,目的就是积攒资金实现自己做个展的理想。用他自己的话讲,那叫做“男人要独立,一定要经济的独立啊!”去应聘的时候,陈海良问人家什么工作工资最高?人家说干推销。于是海良在推销行业一干就是七八年。那些天奔跑于天津、唐山、东北之间,从一个普通的营销员到销售科长、副总、法人!那七八年的日子里,海良偶尔利用一点时间自己写些探索的字,他说调到书画院以后(大概1997--1998年?)才知道书坛有“广西现

6、象”和中青展中的“手札风”以及“展厅效应”,才在领导的硬性要求下订阅了一些《书法报》等报刊,知道了外面的书坛是什么样子的!在调到书画院之前,他曾给恩师尉天池先生打电话征求意见,结果尉先生电话中大骂他一顿:男人应该有事业,你的事业就是企业就是经营!你调到书画院反而挤掉了别人去书画院的机会!我肯定是不同意的!海良说他最敬畏的就是尉先生,电话接完了,吓得连内裤都被汗湿透了。对于这个我是见过的----只要在尉天池先生面前,海良就会乖的跟个小孩子一样,那种怕不是惧怕,是敬畏、是敬仰、是感恩。这个时候,海良跟往常大

7、大咧咧的样子判若两人。后来他还是被师长们和常州市领导看中进了书画院。而且两年后接连在全国大展中屡屡获奖,成为江苏青年书法家中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听海良讲,他第一次出山参加的全国第七届书法篆刻展(1997年、河北)获得了“全国奖”。我第一次见到陈海良的时候,是2003年初在陕西西安。那时候正是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展的获奖提名作者们箪食壶浆的来现场笔试,我作为唯一的网络媒体成为观察员。在一群牛哄哄的作者群中他走到我面前声音洪亮的自我介绍:“老齐,我是江苏的陈海良!”说实话,那时候我还真的没听说过陈海良这个名字

8、。不过感觉这人很直爽很痛快,有点北方人的脾气。本来那次我想让所有获奖作者们都写一段有关创作的话,在2003年的时候,网络刚刚在中国起步,还不是很普及。我想,获奖作者们每人写点心得,发在网上,会对所有关注的人们有点启迪作用,不过当时那些作者们都很牛,只有陈海良用毛笔给我写在了一张纸上(是口占的一首诗,这让我意想不到。如图),让我挺感动的。于是我想,这样不装牛的人,以后会越走越远的,而且只要我老齐玩大了,我也会对他不余遗力的。现在看来,八届国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